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红色根据地中的洋教员林迈可之子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交流

   中国教育在线    2019-07-15    

  7月12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之一晋察冀军区无线电高级班教师林迈可之子詹姆斯·林赛来校参加“不忘初心国际交流活动”,共同参加这次活动的还有学校60级校友、开国上将吕正操之子吕彤羽,以及中央电视台编导强文兵一行。

  在抗日战争时期,林赛先生的父亲林迈可以非共产党员的身份,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是抗日战争期间学校少数外教之一。林赛是出生在延安根据地的唯一外国人,后移居澳大利亚并从事外交工作,一直致力于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发展。

  上午9时30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查显友在601会客厅会见了林赛一行。查显友对林赛一行来校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林迈可先生为根据地电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西电发展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学校师生对林迈可先生的事迹都非常熟悉。在晋察冀军区,林迈可先生与班威廉夫妇在聂荣臻创办的晋察冀军区无线电高级班担任导师,系统开设无线电技术和大学基础课程,对学校正规化建设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林赛对父亲与学校渊源之深感到十分骄傲。他说,中国近年来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是世界发展的引领者。父亲曾参与到西电的建设发展中,如果他能看到今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办学规模如此之大、各方面表现如此突出、取得如此多突出成绩,他一定会感到无比惊喜和骄傲。

  上午10时,林赛还为学校海棠7号书院的三十余名学生作主题报告,讲述了父亲的传奇一生及与中国的深厚友谊。

  林赛一行还参观了学校校史馆、电子信息博物馆。在校史馆参观过程中,林赛先生激动地上前与林迈可当年的照片合影留念——与父亲相似的相貌,与父亲同样的对中国人民的真情厚意,留下了跨越七十余载情谊绵延、不忘初心的精彩一瞬。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燕京大学经济系导师林迈可与英籍教授班威廉途径边区,经聂荣臻司令员劝说挽留为参加了晋察冀军区无线电高级班教学工作。

林迈可在艰苦的环境中为学员讲解通信机原理

  人物介绍:

  林迈可出生于英国的一个世代书香的门第,他的父亲曾任贵族院议员,受封勋爵。1937年,刚刚从牛津大学毕业的他受北平燕京大学聘请,担任燕大的经济学导师,并领导创办牛津大学式的导师制。29岁的林迈可与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船赴华。

  在燕京大学任教期间,林迈可对日本的侵略行径感到义愤填膺,积极投入到帮助中国人民抗日的行动中,为根据地购买和运送了大量药品以及无线电通讯器材。他还曾帮助营救中共地下党员,以及协助运送军用器材等。

  1938年初,对华北地下游击队产生兴趣的林迈可首次进入晋察冀根据地,这段经历改变了他的一生。林迈可被冀中人民自卫军护送越过平汉铁路,进入设在山西省五台山区的聂荣臻将军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

  在革命根据地,他深深感受到了战争物资的短缺。1939年初冬,林迈可的挚友白求恩在山西前线牺牲了。林迈可得知这个噩耗,心中悲痛难以形容。帮助中国、投身抗日革命从此成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和他的中国夫人李效黎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战火纷飞的中国,林迈可在晋察冀根据地担任了通讯部门顾问,林迈可一直从事电台设备的整修改进和教学工作。作为一名外籍人士,林迈可利用自学的无线电知识,借助缴获的日军器材,制作了上百部形式各异的电台,帮助中共重建无线电站,加强了电话与电报的收发能力。

  为保障部队通信联络畅通,晋察冀军区举办了无线电训练班。林迈可在无线电训练班的基础上设立无线电研究班,为我党我军培养了大批通信事业骨干。晋察冀无线电班后来发展成为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1948年学校并入华北电专,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源泉之一。林迈可成为学校历史上首批外国教员。

  1944年5月,经聂荣臻司令员同意,他携夫人穿过日军三道封锁线,历经艰险,来到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林赛先生是唯一在延安根据地出生的外国小孩。在八年的抗日烽火中,林迈可把自己的青春、才华、智慧贡献给了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事业。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上,林赛代表父亲接受了习近平总书记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林迈可一家于1945年10月转往重庆经印度返回英国。此后,林迈可专心于研究,成为现代中国历史与政治方面的学者,出版过关于中国抗战历史的著作,如《抗战中的中共》等。

  新中国成立后,林迈可和家人都非常关注中国的发展,多次应邀访华,成为中国人民永志不忘的老朋友。

关注中国教育在线陕西站
掌握最新教育资讯

分享到 更多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热点资讯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