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浙江理工大学实践团“驻村社”解难题
2023-08-23 11:43:00

  大学生要“自找苦吃”,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勉励青年。近日,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暑期实践团,走遍学校周边街头巷尾、田间低头、村屯农家等基层一线,立足当地需求开展了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在热浪和骄阳中解民生、治学问、强本领,在劳动与汗水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核酸小屋“再就业”,焕发社区新生态——实践走进邻里街道

  “街道辖区内有10个不再承担核酸采样任务的核酸小屋,闲置在老的卫生服务中心那边,我们正在考虑如何进行小屋的‘改造’再‘上岗’。”了解到这一情况的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实践团迅速响应,通过“党员带头+小屋认领+志愿组队”的形式走进村社,为这些闲置的小屋们来了一次“华丽大变身”,通过手绘的方式进行“改头换面”。

  “我们这次为了改造小屋,设计了3种主题,分别是平安运河、喜迎亚运和健康同行,就是为了展现杭州的新时代风采。”负责此次活动的学生党员周奕涵说。截至目前,核酸小屋已完成全部改造工作,它们分别变成了党群服务驿站、亚运志愿驿站、平安管理岗亭等,放置在博陆村、新宇村、五杭集镇等地,“新面貌”的核酸小屋以更接近居民生活的形式重现生机。

  “我们的党员们既要走在专业的最前沿,更要沉入基层的第一线,融入属地、按需解题,艺术类学生利用所学所长助力村社的共富共美,这是我们双向共赢的过程。”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党委副书记胡永青说。


  美育课堂“进万家”,丰富社区新生活 ——实践立足公共需求

  “‘一老一小’是村里面的‘民生大事’,我们想打造‘孩子开心、家长称心、社会放心’的‘三心’校外阵地。”学院多个实践团了解到这一需求后,相继走进党群中心、社区医院、工厂企业和中小学等场所开展美育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解决切实之需。

  新宇村的“百亩荷塘”旁,开展了一场别样的T台秀。实践团成员首先开展了以“服装设计”为主题的趣味课堂,对自制样衣、绘画教学、扭扭棒DIY等进行现场教学。实践小组对各个小组进行耐心讲解,以“荷花元素”为主题,指导小朋友们使用彩笔、画笔、服装辅料等设计出了属于自己的T台服。小朋友们在实践团成员的带领下,身穿亲手设计制作的华服,进行走秀展示,“小小设计师”们洋溢着骄傲自信的笑容。

  “费庄村”内更加热闹非凡,成员们走进村社假日学校,开展“‘费’童繁想·茁‘庄’成长”实践活动,画笔、手折纸在大手小手间传递,现场传授着各种绘画技巧、创意手工服饰品制作。课堂上大家专心描绘着心仪的图案,清水出芙蓉的荷花、自己卡通模样的DIY、“这是我画的”骄傲声充满了活动现场。

  临平区妇幼保健院内正在开展“西湖绸伞的科普和现场教学制作”活动,实践团成员们在学习调研“西湖绸伞”的文化故事后,通过DIY的形式将伞文化带入到日常生活中。活动现场进行着绷面、伞面装饰等多道工序体验。在实践团成员的带领下,一把把漂亮的雨伞呈现在小朋友面前,也让等待候诊的时间不再漫长而乏味。

  “孩子放假有地方去,有事情做,身为家长的我们别提多高兴了,每天按时参加”,费庄村的一位学生家长高兴地说道。美育实践活动,点亮的是社区的社会服务生活,满足的是“民生需求”。社会实践团队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知识,“下乡村、进社区、入学校”通过自身力量传播美、弘扬美,用实际行动点亮新时代生活风尚,在“大手拉小手”中,推进文化自信,助力美好生活!


  沉下身子真调研,解决问题“真参与”——实践深入田间地头

  运河街道的五杭村、戚家桥村、杭信村、双桥村等地,迎来了一批大学生,稻田里、玉米地、果树林,杭锻省级非遗传承基地、千亩荷塘总书记走过的足迹、网红五二零公路等特色地标,他们对着列好的80余项清单一一走访过去,调研运河街道的“农文旅”产业发展潜力,他们带着服务去问需问计,带着方案来求证实效。他们在寻找激活乡村共富新动能路径。

  据悉,正式调研之前,团队成员已经筹备良久,在确定实践选题和项目方向上,就经历了半年多时间。指导老师带着他们对运河街道整体和19个村社查阅了几万字的材料,多次寻访街道负责人后共同了“农文旅”的选题。“运河街道是临平区唯一一个以农业为经济支撑的辖区”的街道这一发展现状,“当前,农村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新型旅游业态的逐渐兴起,尤其是农业旅游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

  全面调研之后,团队拟紧“以农业或者农业为基础的相关方面进行挖掘,立足街道特色和空间结构打造独属于运河街道有竞争力的农文旅项目”。目前,团队成员正全力围绕:“农文旅”2条路线打造和产业、服务点IP进行设计,初步设计方案已得到临平区运河街道党工委的认可支持。

  杭州市临平区的运河街道办事处与浙江理工大学临平校区仅有着一街之隔,自服装学院搬迁至临平校区之后,学生们就第一时间便和社区街道结对,开展“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等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的社会实践是要做长期的,一届一届接力做,我们要和学校周边的街道一起成长发展。希望临平区运河街道能在我们的助力下,成为江浙沪人民旅游休闲的常驻项目,这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实践团团长聂浩浩说道。


  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实践团以“洞察真需求 解决真问题”为出发点,深入学校周边属地,深入“家门口”一线生活,真正做到把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焕发社区生态、丰富人民生活、助力乡村振兴,以青春之力量推动社会发展,全面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与担当!(来源:浙江理工大学;作者:鞠好祺、郑肇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