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北京“电视写作”(课程代码:01176)自考大纲

http://zikao.eol.cn  来源:  作者:  2008-04-08    

      课程代码:01176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选修课程:《大学语文》、《电视作品赏析》、《视听元素基础》课程性质和特点:
  
  本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讲授电视文体写作的性质、范围和总观念、总要求;讲授电视节目主题的确定、材料的取舍;讲授电视消息类节目、电视专题类节目、电视言论类节目、电视综艺性节目、电视教育性节目等的文体写作。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写作实践训练,学生应该掌握在电视媒体的语境中写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要求,在了解电视写作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能够撰写各种不同类型电视节目的写作文稿,具备从事电视节目创作所必需的专业化的表述能力。
  
  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1)帮助学生建立电视意识,以全新的观念去把握各种电视文体的写作。
  
  (2)教育学生掌握撰写各种电视文稿的写作技巧,为今后从事的电视节目制作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践环节要求:
  
  1.首先到电视台或电视节目制作单位,参观电视前后期制作设备,认识它们的功能,了解它们的操作方法。
  
  2.参加一条电视新闻写作的全过程;参加一个小型电视专题类节目的解说词写作;改写一篇事件性新闻为分镜头脚本。
  
  3.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选题,模仿《实话实说》的策划方案,写一个策划方案。
  
  4.参与一次电视综艺晚会或电视综艺栏目的制作,写出一个自己设计的电视综艺晚会文学台本。
  
  5.参与一次电视教学节目的整个录制过程,并自拟题目,撰写一篇完整的知识竞赛策划文案。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总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总领其他各章,主要在把握电视传媒、树立电视意识的基础上明确电视文体的特点,认识电视写作的总规律。
  
  学习重点和难点:本章第二节,第四节
  
  学习建议:1.自选一部电视纪录片,反复进行观摩。注意它画面与解说的配合,哪些地方处理得好,哪些地方处理得不好,将处理得不好的地方记录下来,并把它修改好。
  
  2.到电视台或电视节目制作单位,参观电视前后期制作设备,认识它们的功能,了解它们的操作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电视文体写作的性质和范围
  
  电视文体写作的性质:电视文体写作是指以文字稿形式,通过电视传播给观众的各种以口语表达为主的信息。
  
  电视文体写作的范围:本课程所包括的研究范围可以分为三类:(1)电视新闻性节目;(2)电视综艺性节目;(3)电视教育性节目。
  
  电视传播的根本特点是声画一体,电视文体是一种口语化的非独立性文体。
  
  第二节  建立电视意识
  
  电视的独特性制约着电视文体,要求写作者必须建立相应的电视意识,并用来指导电视写作。所谓建立电视意识,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1)建立场性思维方式:周密地考虑调动电视综合表现元素的思维状态,即场性思维方式,它是突出电视的个性,按照电视的个性去思想的思维方式。
  
  (2)建立多维结构意识:四维空间——长度+高度+宽度+时间的结构,体现出综合性,这种空间结构称为“多维结构”。电视是时空交叉的综合性艺术,所以电视节目的结构属于多维结构。
  
  (3)建立电视语言观念:电视语言是用声音和画面造型,诉诸观众视觉和听觉的多层次、多因素的信息,是多种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段的综合显现。通常把电视语言的构成因素划分为活动画面语言(或画面语言)、有声字幕语言(或文字语言)、音乐音响语言(或音乐语言)三大类。
  
  活动画面语言与音乐音响语言的局限性,决定了有声字幕语言存在的必要性。
  
  第三节  电视文体写作的必要性
  
  1.电视文体写作是声画优势互补的需要:(1)活动画面语言与有声字幕语言的优势互补;(2)音乐音响语言与有声字幕语言的优势互补。
  
  2.电视文体写作是提高电视节目制作质量的需要:(1)便于审查节目内容;(2)便于控制节目的节奏。
  
  第四节  电视文体写作的总要求
  
  电视文体写作的总要求,就是在为看而写的同时,也要为听而写,处理好两个关系:
  
  1.为看而写,处理好声画关系。具体方法有:(1)要遵循视觉习惯;(2)画面与声音不要“竞争”;(3)解说不要重复画面;(4)注重效果。
  
  2.为听而写,处理好说听关系。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1)语言口语化;(2)语言生活化;(3)语言少而精;(4)选好叙述的视角。
  
  三、考核知识点
  
  (一)电视文体写作的性质和范围
  
  (二)建立电视意识
  
  (三)电视文体写作的必要性
  
  (四)电视文体写作的总要求
  
  四、考核要求
  
  (一)电视文体写作的性质和范围
  
  1.识记:电视传播的最主要特点;电视文体的最主要特点;
  
  2.领会:电视文体写作的性质;电视文体写作的范围。
  
  3.应用:
  
  (二)建立电视意识
  
  1.识记:电视语言及其构成因素;活动画面及音乐音响语言的局限性;
  
  2.领会:建立电视意识的三个方面:建立场性思维方式;建立多维结构意识;建立电视语言观念;
  
  3.应用:
  
  (三)电视文体写作的必要性
  
  1.识记:
  
  2.领会:电视文体写作的必要性;
  
  3.应用:
  
  (四)电视文体写作的总要求
  
  1.识记:
  
  2.领会:电视文体写作的总要求
  
  3.应用:如何处理好声画关系和说听关系?
  
  第二章 电视节目的主题和材料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覆盖电视节目主题和材料的一系列问题,阐述电视节目的主题及其相关概念,主题的地位,选择和提炼主题的要求;电视节目的材料及其相关概念,选择和提炼材料的基本原则等。
  
  学习重点和难点:本章第一节之三、第二节之二
  
  学习建议:观摩一部短的电视纪录片,分析一下其主题和选材上的特点,可与其他同学展开讨论。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电视节目的主题
  
  主题是电视节目内容的思想和感情走向,是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生活现象时,通过全部电视节目内容所表达出来的基本意见或中心思想。从主题的作用来看,它是整个电视节目的灵魂;从电视节目制作的过程来看,明确主题是首要的环节。
  
  选择和提炼主题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立意,即明确主题;第二步是炼意,即表现主题。选择和提炼主题要做到正确、集中、鲜明、深刻、新颖。
  
  第二节  电视节目的材料
  
  材料是指作者为着某种节目制作目的,从生活中搜集到、摄取到的,以及收入电视节目中的一系列事实现象和理论依据。材料和主题都是构成作品内容的因素,但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材料与主题的关系,是血肉与灵魂的关系。材料是形成观点、提炼主题的基础;而主题一经形成,又成为统帅材料的依据。
  
  整个材料搜集运用的工作要分四步走:聚材要多,鉴别要精,选材要严,使用要活。在制作电视节目的过程中,材料的选择要做到:围绕主题的需要选材;选材要真实可靠;选材要典型;选材要新颖,富有魅力;选材要考虑电视的特点。
  
  电视节目的取材有着自己的特点:固定的画幅边比,可视的形象表现,一次性的造型记录,运动的叙述形式,迅速捕捉的功夫。
  
  三、考核知识点
  
  (一)电视节目的主题
  
  (二)电视节目的材料
  
  四、考核要求
  
  (一)电视节目的主题
  
  1.识记:主题的概念,主题在电视节目中的地位;
  
  2.领会:选择和提炼主题的要求;
  
  3.应用:如何选择和提炼主题?
  
  (二)电视节目的材料
  
  1.识记:材料的概念,材料和主题的关系,电视节目取材的特点;
  
  2.领会:选择和提炼材料的要求;
  
  3.应用:如何搜集选用材料?









































































































































































北京自考网 天津自考网 上海自考网 重庆自考网 河北自考网 山西自考网
内蒙古自考网 辽宁自考网 吉林自考网 黑龙江自考网 江苏自考网 浙江自考网
安徽自考网 山东自考网 福建自考网 江西自考网 四川自考网 贵州自考网
云南自考网 西藏自考网 广西自考网 广东自考网 海南自考网 湖南自考网
湖北自考网 河南自考网 陕西自考网 甘肃自考网 宁夏自考网 青海自考网
新疆自考网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