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西南政法大学:80年 我们不敢忘
2021-06-07 11:12:00
西南政法大学

  6月5日,上午10点30分,重庆上空准时响起防空警报,响彻全城。这是为了纪念80年前的“重庆大轰炸”。

  从1941到2021,历史的车轮碾过了80圈。关于1941年6月5日,关于重庆大轰炸,这段刻在重庆人民脑海里的记忆从未随着时间的飘逝有丝毫消褪。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推出“百年百人”思政实践项目,用文字、图片和影像等方式真实记录和讲述在党领导下重庆每个历史时期的历史印记。近日,为了利用好身边红色资源,讲活大轰炸历史故事,传承重庆人民“愈炸愈强”的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该项目组4名同学采访到重庆日报的兰世秋记者,深入挖掘了那段揪心的历史。

  兰世秋,1976年8月31日出生,199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并开始从事新闻行业。2009年,兰世秋进入重庆日报工作,现为主任记者、重庆日报文旅副刊部副主任。她参与的新闻专栏《逐梦他乡重庆人》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主创的系列报道《重走古诗路 思君下渝州》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多次荣获重庆新闻奖一二三等奖,著有《最新经典旅游创意案例集》一书。

  从寻找鲜为人知的黑石子万人坑,再到整理抗日时期的文化创作,重庆日报兰世秋坚守记者的责任与热忱,书写着老重庆的记忆。

  叹问众人 重叙初心

  “我从事文化新闻报道大概有十几年了。”兰世秋细细翻看提前整理好的资料,将自己的经历与故事娓娓道来。

  十年前,兰世秋刚到重庆日报报社工作,当时的报社位于较场口,较场口有一个重庆大轰炸遗址纪念馆,兰世秋上下班时都会路过。沉重的历史遗迹伫立在繁华的不夜城里。兰世秋曾问过自己的同学、同事是否了解这个地方,令她不可思议的是,同学们都对这段历史不甚了之。抗战时期,日本对重庆进行了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最惨烈的即“五三”“五四”大轰炸以及“六五”隧道惨案。1941年6月5日,为躲避日军轰炸,大量民众涌进十八梯大隧道公共防空洞。入洞人数超量、洞内长时间的高温和严重缺氧导致上万民众(人数有争议)因窒息、踩踏而死亡,其惨烈程度骇人听闻。

  “这样惨痛的过去不应该被遗忘。”兰世秋想要让更多人知道这个地方,让沉默的历史诉说它的故事。这就是兰世秋开始做关于抗战系列报道的契机,也是她认为作为新闻人应有的责任和使命。这么多人死亡,他们的尸骨被安置于何处?兰世秋多方打听,知道了一个被叫做“万人坑”的地方,位于江北的黑石子。她辗转找到江北区文管所负责人,又找到了当时抬尸体的人,终于去到了现场。

  探索历史 深受震撼

  2010年5月26日,入夏的重庆迎来了又一轮降雨。兰世秋跟随江北区文管所所长张明寻访了那个悲伤的地方———黑石子“万人坑”。据兰世秋回忆,如今的万人坑是一片荒僻的菜地。当地居民知道这片地的过去,因为他们的父辈以前也在此居住,有的甚至参与过抬尸埋尸。“从在闹市区的大轰炸遗址,到万人坑、黑石子,这些重要的历史遗迹都鲜为人知,我应该把它报道出来。”兰世秋说。

  2016年6月3日,文章《鲜为人知的黑石子“万人坑”》见报。采访中,兰世秋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耄耋老人——高荣彬。高荣彬当年是重庆防空司令部下属的防护团成员,“六五”惨案时负责抬尸体。高荣彬说,当时抬尸体就抬了三天三夜,两个人抬,一个人抬脑袋,一个人抬脚。从隧道里面抬出来,再用板车拉到朝天门,在朝天门用摩托和船运到寸滩、黑石子这些地方。黑石子被挖了一个大坑,运到这里的尸体全部往里面倒,就像倒水一样。听到高荣彬的讲述,兰世秋极受震撼。她看到了高先生历经沧桑后的坚强。一个人的经历会塑造一个人的性格,一座城的性格与记忆更是千千万万人的集合。兰世秋在高先生的激励下不断探索中前行,寻找着当年的故事。

  文化遗迹 城市记忆

  重庆是一个抗战之城,是一个英雄之城。抗战时期,重庆作为战时首都,云集了当时全国最顶尖高校学者及文艺圈人士。这些文人、画家来到重庆后留下了不少优秀的文艺作品。当代人在几十年后看到这些作品,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情景,往事历历在目。兰世秋的主要工作是文化报道,她想深度挖掘这段时期重庆的文艺作品以及作家的创作故事。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讲述了作家萧红的故事,其中有一个小小的片段,提到萧红曾来重庆。兰世秋敏锐地联想到,萧红有没有在重庆写过什么,留下过什么。兰世秋请教了她的大学老师王本朝教授——现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顺着王教授提供的信息,兰世秋找到了萧红的一些关于重庆的文字记录,看到了另一个视角之下的重庆。

  林军老人的版画《靠我们的双手艰苦奋斗》

  此外,兰世秋也曾关注过当年到重庆的艺术家。抗战时期,版画是一种很好的宣传工具,兰世秋曾采访过著名版画家林军老人。林军向兰记者详细讲述自己在延安学版画的经历,也颇感欣慰地介绍了几幅自己的作品。兰世秋在与林军等老一辈艺术家、文学家的交流中,对抗日战争时期的艺术创作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艺术源于现实,艺术连接古今,艺术是历史的反映,也是文化的延续。“很多文化名人、艺术名人,他们一生中的创作高峰都是在重庆,真的,重庆是一块宝地,值得我们好好挖掘。”采访最后,兰世秋由衷感叹。

 

 “百年百人”项目第三小组同学和兰世秋记者合影

  “大轰炸”给重庆人民带来了伤痛,也塑造了重庆人民“愈炸愈强”的精神品质。“重庆人民是炸不垮、击不倒的。”采访小组成员幸雨函表示,要珍惜和平年代,更要传承“愈炸愈强”的精神,重庆人民的坚韧乐观是历史留下的宝贵财富,当今的我们更应该不畏艰难,不懈奋斗,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走进历史,留住那些不可泯灭的文化记忆。采访后,小组成员王茜雯表示:“我们身边处处都是红色历史,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新时代青年更要将红色精神传承下去,坚定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地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据悉,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依托重庆市马克思主义传播人才培养特色学科群优势,发挥新闻传播学院作为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带动辐射作用,实施开展以党史教育为主题、青年学生为主体、优秀党员人物故事为主线的“百年百人”实践育人项目,组织新闻传播学科专业教师担任领队,先后带领500余学生深入到重庆各地采写百年党史涌现出的百位优秀党员人物故事,用文字、图片和影像等方式真实记录和讲述在党领导下重庆每个历史时期的历史印记,并通过线上传播线下讲述的方式,让党史教育“活”起来,引导广大学生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