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重庆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惠乡村”实践服务团走进云阳县龙角镇泉水村,在村支书黄金辉与驻村干部王进陪同下,探访四位扎根乡土的模范人物。这场“追寻红色足迹”的走访,不仅为老人们送去关怀,更让青年学子在田间地头汲取了直抵人心的精神力量。
79岁的吴修春老人,一枚“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在掌心熠熠生辉。这位1970年入党的老党员,清晰记得生产队时期主动退还多分得的玉米,见证着自来水、公路通村带来的“翻身式”变化。尽管幼年经历父亲被抓壮丁的苦难,他仍坚守农业一线,叮嘱青年“莫负父母辛劳,当以读书报国”,乐观底色中透着共产党人的纯粹。
“重庆好人”张菊英的小院里,玉米长势正好。这位70岁老人以柔肩扛起三代人的生计,丈夫早逝后独自照料脑瘫儿子与年迈公婆,用数十年的坚守诠释“孝老爱亲”的真谛。从“感动云阳十大人物”到“县级文明家庭”,她的奖状叠在床头,更刻在乡邻心间。
清晨的泉水村卫生室,谭明章医生已开始忙碌。这个不足30平米的空间,承载着他28年的行医路—— 暴雨夜蹚过涨水的小溪,三伏天攀上海拔落差600米的山坡,摩托车灯总为求助者亮在乡间。从父亲手中接过听诊器,再送儿子成为医院护士,两代人用“精诚”二字续写乡村医者的使命。
退伍老兵沈道熊的院里,李子树硕果累累。这位曾在部队担任班长的老党员,退休后仍保持着军人的挺拔与党员的清廉。回忆调解村民矛盾的岁月,他坦言“村民本性淳朴,道理讲透了,疙瘩自会解”,朴素的话语中藏着基层治理的智慧。
四位榜样如同乡野间的灯塔,以对党忠诚、孝老爱亲、医者仁心、退伍不褪色的品格,为青年学子上了生动一课。重庆交通大学实践团成员表示,未来将带着这份从泥土中汲取的力量,在青春赛道上续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