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2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模拟题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中公教育  2012-09-07    

  2012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模拟题答案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须在答题卡和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在答题卡上涂写考试科目和准考证号的信息点。

  2.选择题答案必须涂写在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下,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书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3.填(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涂写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答题纸和试题本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美国的托马斯·利科纳认为,古希腊人给人类留下了四种美德:智慧、公正、坚忍不拔、自我控制。古希腊人能够给人类留下这四种美德的原因是(    )。

  ①哲学的发展                      ②人文精神的产生

  ③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④进行海外殖民活动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主教扯着嗓子喊:"教皇规定:……抢劫教堂犯出9个金币,谋杀父母或兄弟姐妹的犯人出15个金币,就可以获得赦免。快把购买赎罪券的金币投进这个箱子吧,当啷一响,灵魂就可以升天堂了啊!"对这一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

  ①材料中的事件应该发生在16世纪初

  ②材料中的事件成为路德宗教改革的导火线

  ③该材料体现了教会的"因信称义"

  ④该材料体现了教会对教徒的欺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实现了由旧三民主义向新三民主义的伟大飞跃,促使其思想发生转变的外部原因有(    )。

  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②受俄国十月革命影响

  ③坚持民主革命精神                ④受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

  ⑤孙中山由伟大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A.①②③⑤       B.②④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4.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

  5."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B.突出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

  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      D.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6.《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    )。

  A.爱国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7.1927年,蒋介石发动的反革命政变能得到帝国主义的扶植,主要是因为(    )。

  A.二者有很好的合作历史

  B.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稚时期

  C.蒋介石已和帝国主义完全勾结起来了

  D.帝国主义在扶植代理人

  8.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战役正确的是(    )。

  ①渡江战役   ②辽沈战役   ③平津战役  ④淮河战役

  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   D.①②③④

  9.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重要创举是(    )。

  A.动员农民参加高级农业合作社   

  B.动员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合作社    

  C.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赎买政策   

  D.对工业、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同时改造

  10.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A.整顿金融财政体系     B.对工业加强指导  

  C.调整农业政策         D.推进以工代赈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APP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公务员电子周刊

滚动新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