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实践赋能 暨南大学培育生物科学+拔尖创新人才
2025-06-30 18:12:00
中国教育在线

  近日,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生科院”)举办生科探索营+创新标本大赛“双子星”活动,同学们在创作精美标本的过程中,感受自然之美,探索科学奥秘。

  多年来,生科院以其独特的实践教学体系,为生物科学尤其是水域生态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开辟了一条创新之路,成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建设的重要力量。

  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实现从“实验室”到“大自然”的跨越

  生科院采用“梯度实践”模式,为不同年级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计划与实践机会。先学习生态学科前沿进展和基础生态学,强化基础认知;之后进行基础实验和野外实习,强化技能培训;大三时开展水生生物学实验、专业实习等课程,拔高实践创新能力。

  依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生科院还打造了汇集暨南大学生命科学学术名家、粤港澳知名科学家的“领航班”,全面实行“学术、学业、生活”三导师制,开展小范围、科产教融合实践课堂,充分融合人工智能、多学科交叉。

  除此以外,生科院还通过与各类自然保护区、水库、科研机构等合作,建有北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实习教学基地、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实习教学基地等科研实践、实习实训基地47个,为学生开展实践和技能培训提供广阔平台。

  
  

  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培养“生态问题解决者”

  生科院通过项目驱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大一学生通过导师制确定合作导师,并加入导师科研团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导师全程负责指导学生参与实验室科研项目,从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到结果分析进行全方位培养。

  导师团队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生命科学类竞赛,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学术素养。近5年,生科院组织学生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挑战杯等学科竞赛224项,其中国家级128项、省级96项。

  
  

  创新实习的实践教学,培养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

  生科院秉承学校“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深入践行“侨校+名校”发展战略,构建独具特色的人才分类培养体系。

  每年,学院都组织学生开展“大手牵小手”科普助学活动,由本科生走进中小学开设生态科普讲座。近五年共举办科普研学活动51场。并连续举办九届"澳门学生生物科普营"学术交流活动。在专业实习过程中,通过专业实习、野外实习等实践,引导华侨学子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监测、侨乡环境保护等实践,切身感受祖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让生态文明的种子在更多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成为传播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桥梁。

  
  

  在“双碳”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生科院的实践教学探索,正为培养兼具科学素养与家国情怀的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暨南方案”。未来,生科院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与创新实践,让更多青年学子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实践中成长为我国生态事业的生力军。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 李伟苗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