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科技赋能乡村发展,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以下简称“广轻大”)智能制造与装备学院智绘乡村“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走进肇庆市德庆县及永丰镇,以“科创义教、义务维修、建模培训”三大行动为主线,奏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青春乐章。
义教筑梦:点燃乡村少年科技火种
7月7日至11日,突击队走进德庆县永丰镇,为乡村儿童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科技启蒙课。PLC编程演示、3D打印体验、无人机操作教学等趣味课程,将智能制造技术转化为孩子们触手可及的奇妙实践。
“原来机器人是这样听懂人话的!”四年级学生允泽兴奋地说。他的母亲张女士感动地表示:“城里孩子才能接触的高科技,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学到,孩子这几天回家都在念叨要当工程师。”这场跨越城乡的知识传递,不仅播撒了科技创新的种子,也让青年学子在支教中收获了成长与感动。
义修筑情:小家电里彰显大担当
在永丰丰顺广场,一个简易却热闹的维修点格外引人注目。突击队员们熟练地拆解电器、检测电路、更换零件,不一会儿就让“罢工”的电风扇重新转动起来。“这些大学生真厉害!”捧着修好的电饭煲,村民王伯连连称赞,“去县城修要花上百元,他们分文不收就解决了。”
一支螺丝刀、一把电烙铁,承载的是青年学子的为民初心。5天时间,团队6人为村民免费维修小家电60余件,节省维修费用数千元。这是学院连续第三年开展此项服务,队员们以专业技艺解决群众“小急难”,用行动诠释“工匠精神”的温度。
建模筑企:8天锻造70名“数字工匠”
早在6月,智能制造与装备学院便与德庆县人社局联动,针对当地企业技术短板,量身定制CAD/CAM(UG)三维建模培训。在突击队师生的授课指导下,70名学员在8天高强度实训中实现从“零基础”到“熟练工”的跨越,有效缓解县域企业“技术人才荒”。“企业缺什么,我们就教什么!这次培训实现了'企业出题、高校解题、人才答题'的良性循环。”智能制造与装备学院院长张友能介绍,课程以真实案例为蓝本,确保学员结业即上岗。
据悉,本期学员中34%来自本地28家企业在职员工,66%为待业或转岗人员,超八成学员表达深造意愿。他们紧握“数字钥匙”,共同奔向智能制造新舞台。
行走的思政课:乡村振兴需要“智”与“志”双赋能
7月10日,在社会实践开展期间,一场“行走的思政课”在永丰镇开讲。广轻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高雅以“智能技术如何让乡村更美好”为题,与德庆县委副书记江智磊、校党委副书记梁艳珍及实践团队共话乡村振兴。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聂桂清扎根基层的事迹,更让学子们深刻体悟“科技下乡”背后的使命担当。梁艳珍强调,学校始终聚焦“技术公益服务与国情乡情教育双融合”,将持续推进“专业实践+思政育人”融合模式,引导青年在服务乡村中淬炼本领、坚定信念。
此次实践是广轻大深化校地合作、践行“百千万工程”的缩影。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推动“科技下乡”常态化,以高校智慧与青春力量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