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岭南师范学院“飞跃鹰隼”实践队赴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体村,开展了一系列乡村振兴调研活动。通过问卷调查、访谈退休村书记和实地考察火龙果种植基地等形式,实践队深入挖掘体村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产业发展现状,旨在了解体村的总体概况,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青年之声:问卷调研把脉发展需求
"飞跃鹰隼"实践队首先对返乡青年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涵盖土地经营、农产品销售、电商发展、文旅融合等多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村民土地经营以个体与承包商结合为主,部分村民通过土地出租或为承包商打工增加收入。农产品销售仍以本地集市和收购商为主,电商普及率较低,多数青年对线上销售持观望态度。调查显示,体村火龙果种植面积达100亩,生蚝养殖年产值超1000万元,但83%的销售仍依赖传统渠道,大部分人在问卷中建议:“体村特产丰富,但需要拓展电商销售渠道。”队员们还发现,51-65岁人群是当前农业生产主力,村民普遍期待发展文旅产业。
体村返乡青年填写调查问卷 蔡锦儿 摄
对话村史:退休村书记讲述体村发展史
实践队专访了体村退休村书记,深入了解村庄的变迁与发展。老书记提到,体村从昔日的革命据点发展为如今的生态文明村,离不开党组织的引领和村民的团结奋斗。并且体村近年来通过发展香蕉、火龙果种植和生蚝养殖,村民收入显著提升,但面临年轻人外流、传统销售模式转型难等问题,他特别强调:“村民对开发海产品观光旅游线路和发展文旅兴趣较高,村民们也对其充满热情,但关于旅游项目的开发仍需政府资金支持和人才引进。”
实践队对退休村书记进行专访 蔡锦儿 摄
产业探访:红火火龙果照亮致富路
实践队还参观了体村火龙果种植基地。作为村内支柱产业之一,该基地种植面积达100亩,采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年产值显著。在基地,实践队参观了现代化种植技术,并与农户交流。基地负责人介绍,体村火龙果因品质优良广受市场欢迎,但缺乏品牌宣传和深加工渠道。实践队结合调研结果,提出了“线上直播带货+文旅体验”的推广计划,建议将火龙果采摘与红树林观光结合,打造特色农旅项目。且队员们结合专业所学,提议引入“农业+旅游”模式,开发采摘体验项目,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火龙果基地农户辛勤劳作 蔡锦儿 摄
此次调研活动,实践队以“文化传承+产业振兴”为主线,深入了解了体村的现状与需求,也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队员们表示,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助力体村讲好本土故事,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青春智慧。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周明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