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文脉相承连老幼,情暖瑶乡助振兴: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拾光者实践队“三下乡”纪实
2025-08-16 22:00:00
中国教育在线

  为积极响应国家“百千万工程”号召,赋能乡村振兴,7月12-21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拾光者实践队赴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云门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聚焦乡村“一老一小”核心需求,创新实践“老幼代际互助”模式,通过“非遗活化、健康守护、语言赋能”三大行动,探索了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青春方案。

  

创新实践“老幼代际互助”模式

  与乳源瑶族自治县乳城镇云门村委、云门山生态文化旅游区等合作,为一老一小搭建平台开展“老幼代际互助”活动,如以老携幼学习瑶绣、学习竹竿舞、学习过山瑶歌、体验篝火晚会、共同剪纸、做漆扇等。此外在老年群体开展八段锦教学、健康讲座、防诈骗宣传、心理关怀。儿童群体增设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阳光体育等活动。

  

  

  

  

校企合作赋能瑶族文化传播与创新

  为深度探索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团队走访世界过山瑶博物馆、非遗文创孵化基地,并专程拜访非遗传承人邓玉玲老师及十余名绣娘,采访当地文化企业负责人。团队开展校企合作赋能瑶族文化传播与创新,联合拍摄制作高质量、有温度的瑶族非遗技艺、民俗活动等短视频,推出“用英语讲述乳源故事”等宣传片,借助视频号、抖音等平台开展直播,提升瑶族文化影响力与吸引力。

  

  

  

守护记忆:探访瑶族古村老人寻根

  团队深入瑶族古村,聆听数十位瑶族老人讲述个人回忆,村落变迁以及濒临失传的瑶族技艺,通过视频与文字记录,保存珍贵的瑶族非遗文化基因,同时探索沉浸式+文旅发展模式。广外艺“拾光者”实践队的乳源之行,不仅是一次青春力量的乡村实践,更是一次连接老幼、温暖瑶乡、助力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探索。未来,团队计划通过非遗数字化、“非遗+短视频”、“非遗+文创”以及深化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着力打造“银发经济IP”,助力乡村老人手工艺品变现,为瑶族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注入持续动力。

  

  

  实习编辑:梁敏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5-08-13 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