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1日,香港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港科大”)在广州举行了本科招生宣讲会,公布了2025年招生成果及2026年度内地本科生招生计划。数据显示,港科大全球吸引力持续攀升,生源质量与数量再创新高。2026年,该校将继续通过独立招生方式,计划招收约300名内地优秀高考生,并推出一系列前沿学科项目与奖学金计划,旨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与创新精神的未来领袖。
申请人数创历史新高,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
港科大本科招生及入学事务处处长刘梦琳教授的介绍,2025年,港科大非本地本科申请人数接近两万份,再次刷新历史纪录。从注册情况看,新入学的非本地学生数量持续增长,内地与国际本科生的注册人数较上一学年均实现了双位数百分比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全球竞争力。
生源多元化是今年的显著特点。国际学生来源覆盖德国、法国、埃及、哈萨克斯坦、蒙古、菲律宾、越南、泰国、马来西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全球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通过高考渠道录取的内地优秀学生超过300人,较2024年增长20%,其中广东省的报考与录取人数均位居全国首位。这一趋势表明,港科大作为国际顶尖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声誉和人才培养质量获得了全球学子的广泛认可。
独立招生不占志愿,前沿学科与丰厚奖学金助力学子成才
2026年,港科大计划通过高考独立招收约300名内地学生。校方强调,该校实行独立招生,不参加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计划(统招),考生申请无需占用高考志愿名额,为学子提供了额外的升学选择机会。网上申请系统将于2025年10月3日正式开放。
为支持综合素质突出的学生,港科大设立了多层次的新生入学奖学金,最高额度可覆盖全额学费及额外生活费,切实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数据显示,在过去两年入学的内地学生中,有超过三分之一获得了不同额度的奖学金资助。
在学科建设方面,港科大稳居国际前列。在2025年QS全球大学学科排名中,其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位列大中华区第1位,计算机科学、电机与电子工程、土木工程、统计与运筹学、商业与管理、经济与计量学、市场学等多个学科均稳居全球前30位。从2025年报考数据看,计算机科学及工程、电子及计算机工程、量化金融、数据分析、生物科技等融合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需求的课程最受学生青睐。
为响应时代需求,港科大工学院自2025年度起采用“双轨入学框架”,为学生提供“学院制(大类)入学”和“学科入学”两条路径,并新增了人工智能、微电子及集成电路、能源及环境工程学三项新主修专业。理学院则为数理化生信等学科的竞赛获奖学生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包括提前录取、降分录取及高额学费减免,全国决赛保送生更可获全额学费减免及生活费补贴。
打造跨学科学习生态,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持续领跑
港科大致力于打造一个贯通融合的学习与研究生态。跨学科学院作为学校的第五所学院,推出了“可持续发展延伸主修”,允许学生在主修专业之外,系统性修读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课程。其“科技及管理学双学位课程”、“环境管理及科技”、“创新设计与科技”(原综合系统与设计)、“可持续发展及绿色金融”等课程,均是香港乃至大中华地区的首创,旨在培养能够应对复杂全球挑战的复合型人才。
商学院作为香港最大的商学院,不仅扩展了与全球155所知名院校的交流网络,还推出了与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合办的工商管理学士双学位项目。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则通过“环球中国研究”和“定量社会数据分析”课程,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和扎实的数据分析能力。
港科大的人才培养成果显著。在《2025年全球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排名》中,港科大位列全球第24位,并已连续12年蝉联香港第1位。内地本科毕业生发展前景广阔,约70%选择前往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顶尖学府继续深造;直接就业的毕业生则主要进入科技、金融、互联网、医疗等行业的领军企业,平均月薪超过4万港元。
为培养具备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未来领袖,港科大推出“卓越先修计划”,涵盖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等前沿主题,面向全球中学生开放。让中学生提前接触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等大学级课程。
宣讲会4位教授合影(从左到右分别是王哲教授、刘梦琳教授、严民教授、王幼行教授)
港科大将于今年11月1日在清水湾校区举办本科入学资讯日,为内地学生和家长提供与教授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各学科特色的宝贵机会。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实习生 梁敏怡 通讯员 董忆颖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