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梁宗岱翻译奖颁奖典礼于广州举行,获奖名单揭晓!
11月1日,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翻译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二届梁宗岱翻译奖颁奖典礼”在广州举行,余中先、王宁等9位翻译家、译学家获奖。

颁奖现场
梁宗岱翻译奖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纪念被研究者誉为“中国翻译史上丰碑”的梁宗岱先生特别设立,奖项定位精确,特色鲜明,兼顾文学翻译实践与翻译研究领域,旨在启发翻译家在通过语言转换再现文学审美特性的同时,探索文学翻译推动文化互通、文明互鉴的实践路径,鼓励译学家在回答何为译、译何为、为何译等根本问题的基础上打破传统思路,实现学术创新。
第二届梁宗岱翻译奖评奖办公室严格遵照评选程序,本着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原则,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当评委。评奖委员会由我国著名翻译家、翻译理论家、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许钧担任主任,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友义担任副主任,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主任赵军峰担任秘书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徐真华、北京大学副校长宁琦等学界大家担任委员。自2025年1月起,评奖委员会先后邀请国内专家学者推荐提名,召集评奖委员会委员以通讯评审的方式在两大类别提名成果中各选出10项候选成果,并于2025年10月31日的“第二届梁宗岱翻译奖评奖工作会议”上投票形成了最终获奖名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石佑启教授,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黄友义译审,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梁宗岱翻译奖评奖委员会主任许钧教授出席颁奖典礼并致辞。
石佑启代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对前来参加本次活动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石佑启指出,梁宗岱先生是我国著名诗人、学者、翻译家、教育家,精通中、法、英、德等多国语言,为中外诗歌互译、文化互通作出过巨大贡献,他包容的跨文化视野和熔铸古今、会通中西的治学理念,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梁宗岱翻译奖的设立旨在启示学界传承大家的学术风范,明晰翻译学科的职责和使命、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黄友义在致辞中指出,梁宗岱在中国近现代翻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先贤之名筹办设置翻译奖项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新历史时期的创新举措,彰显了广外校领导及全体师生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国是个学习大国,也是个开放大国,既需有“外译中”的“拿来”,也需要“中译外”的“送去”。具备行业性、学术性、专业性的非国家级奖项可以推动中国翻译事业不断进步,广外设置梁宗岱翻译奖所起到的引领作用毋庸置疑。
许钧在致辞中提出,梁宗岱先生是当之无愧的译界丰碑,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文化遗产。弘扬梁宗岱先生求真、求美、开放、创新的翻译精神的重要性、必要性自不待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于2022年设立梁宗岱翻译奖,并连续两届召开颁奖典礼以及“宗岱”翻译研究高层论坛,对中国翻译实践与研究的价值引领、翻译学科的建设发展、翻译人才的教育培养意义重大。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主任、评奖委员会秘书长赵军峰教授在颁奖典礼上介绍评奖工作概况,评奖委员会主任许钧教授宣读获奖成果名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石佑启教授、原校长黄建华教授、原党委书记、校长徐真华教授为到场获奖者颁奖。评奖委员会委员陈众议教授、林少华教授分别作评奖发言,获奖代表余中先教授、王宁教授分别作为文学翻译实践类和翻译研究类获奖代表发言。颁奖典礼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何传添教授主持。
第二届梁宗岱翻译奖颁奖典礼的举行既是为表达对一代宗师的缅怀追思,也是为勉励当代学者坚定理想、慎思笃行,协力推动我国翻译事业的进步与翻译学科的发展。梁宗岱翻译奖自设立之日起便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称誉,对于启迪翻译人思考如何于世界文学之林生成中国文学形象,向世界文化系统贡献中华文化精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合影
附:获奖名单
文学翻译实践类
荣誉奖:
飞白 浙江大学
一等奖:
《缎子鞋》
余中先 中国社会科学院
二等奖:
《桑塔格传:人生与作品》
姚君伟 南京师范大学
《凶年纪事》
文敏 浙江日报社
优秀奖:
《五个街角》
侯健 西安外国语大学
翻译研究类
一等奖: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王宁 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
二等奖:
《诗歌翻译论》
王东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山大学
《中国古典文论在西方的英译与传播研究》
王洪涛 北京外国语大学
优秀奖:
《全译求化机制论——基于钱锺书“化境”译论与译艺的考察》
余承法 湖南师范大学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 杨欣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