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由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安顺学院主办,安顺学院人文学院、旅游学院承办,贵州省博物馆、民族博物馆、地质博物馆和安顺市博物馆协办的“一带一路”文旅和博物馆融合助推贵州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研讨会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二楼红枫厅举行。来自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越南、柬埔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文旅与博物馆融合发展展开深入探讨,为贵州旅游发展建言献策。
上午,开幕式在安顺学院师生表演的原创屯堡花灯《相约安顺》中拉开帷幕。安顺学院校长曾丽主持开幕式。
安顺学院党委书记程绪权在欢迎致辞中表示,作为以文化旅游为办学特色的安顺学院将紧紧把握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机遇,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和贵州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主战略,全面实施特色发展战略和国际化发展战略,致力于将学校打造成为区域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旅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政府秘书长Saqib Zafar(扎法尔·萨科布);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常务校长Muhammad Ali(穆罕默德·阿里);乌兹别克斯坦复兴教育大学副校长Askarov Abror Davlatmir zayevich(阿斯卡洛夫·阿布若)分别致辞。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党组成员、贵州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张勇在致辞中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贵州文旅将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交流合作,不断拓展文旅合作新领域,提升融合发展新成效:一是着力“联”文化;二是着力“通”线路;三是着力“融”平台。
中共贵州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贵州省教育工会主席江山在致辞中向参会的国内外嘉宾发出三点倡议:一是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建开放合作新高地;二是让我们锐意创新,共塑贵州文旅新标识;三是让我们协同发力,共写文旅融合新篇章。
主旨发言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院长、教授吴佳妮主持,第二阶段由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院长、教授李锦宏主持。
各位专家学者围绕“文旅产业中博物馆的重要角色”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南开大学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石培华;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教授Mahboob Hussain;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教授、硕导、教育部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金颖若;巴基斯坦拉合尔博物馆馆长、教授Nabila Irfan;贵州天悦旅游集团公司总裁、全联旅游业商会旅行服务商分会执行会长王群富;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立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历史系主任、教授Rakhimov Bektosh;贵州省地质博物馆馆长、高级工程师齐少烽;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立大学撒马尔罕历史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Yakubova Mukhtaram;澳门大学校董、教授劉丁己(Matthew Liu)分别作精彩的主旨发言,立足各自深耕的研究领域与独特视角,以深厚的理论积淀与创新思考,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理论支撑与方向指引,更为文旅和博物馆融合助推贵州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
与会专家学者积极交流、碰撞思维,为贵州文旅和博物馆融合发展探索出了多条新路径,会场气氛热烈、掌声如潮,这份共识与共鸣,不仅是对当下融合路径的肯定,更预示着未来贵州文旅在文化根脉与国际视野的双重滋养下,必将在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中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下午,部分与会人员实地参观访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并进行考察交流。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