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师赴赣南闽西开展红色研学
2025-08-05 16:06:00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1929年秋,毛泽东同志有感于闽西工农武装割据的大好形势,填词《清平乐·蒋桂战争》。7月13日—19日,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节点,三十多位党员、思政课教师追随革命先烈们来到这片红色热土,身临其境感悟那段峥嵘岁月里的奋斗史,进一步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研学第一天,老师们来到了上杭县古田村,白墙青瓦的古田会议会址静卧于闽西群山之间,这既是建党建军史上的转折见证,亦是文明传承的活态载体。透过情景党课《铸魂》,仿佛回到了1929年那个具有深远影响的会议现场,在这里,党员们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耳边又响起了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古田会议纪念馆里要求大家深入思考我们当初是从哪里出发的、为什么出发的,接受思想洗礼,以利于更好前进。

  在毛主席纪念园,全体党员同志瞻仰园中矗立的巨型毛泽东汉白玉雕像,重温中国革命重要历史,敬献花篮缅怀一代伟人,通过回忆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不同时期撰写的一首首诗词,大家都深深体会到了党在每个阶段革命和建设的艰辛。

  研学第二天,大家来到了闽西历史博物馆。随着解说员生动地介绍,书本上的这段历史更加鲜活起来。老师们激烈地讨论着相关内容在教学中的展示方法和技巧,结合现场所感分享着自己的教学心得和课堂设计思路。

  当研学队伍抵达当年“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的后田村时,不少年轻教师坦言是第一次近距离了解后田暴动,也是首次知晓后田暴动在土地革命中创造的中国革命奇迹,同时表示将会把更多的亲身感受带回课堂与学生分享,引导他们立大志、成大才。尽管后田暴动最终因敌人的残酷镇压而失败,但它依然创造了很多第一,特别是其中的领导人邓子恢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后为党、为人民创下了丰功伟绩。

  研学第三天,队伍来到才溪乡调查纪念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醒目标语,以及毛泽东同志三进才溪乡调研的故事,让党员教师们深刻认识到实事求是调研精神的永恒价值;在镌刻着“九军十八师”英烈姓名的光荣亭上,大家了解到这座红色地标承载的感人事迹,深刻彰显了才溪人民无私奉献的崇高家国情怀。在讲解员深情地解说下,党员们重温革命历史,从鲜活的历史片段中深化了对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涵的理解。

  此行最为沉重的一站是松毛岭,在主讲人悲痛的党课中,在场众人不禁潸然泪下,那近七千位无名英雄,与装备精良的4万敌军血战7天7夜,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赢得了非常宝贵的时间,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松毛岭,也刺痛了后来的悼念者。在纪念碑前,大家向无名英雄们敬献鲜花,沉痛鞠躬,深切表达对英雄的缅怀与感恩之情。

  顺着纪念碑旁的小路拾级而上便是松毛岭战役指挥部,木板墙上仍留着当年的累累弹孔,可以想象最后那7天7夜是如何惨烈,但红军战士们没有害怕,更没有退缩,而是用生命在保护中央苏区的东大门。这给了党员教师们很大的触动,大家纷纷表示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才对得起英雄们的流血牺牲。

  研学第四天,大家来到了被誉为“红军长征第一村”的长汀中复村。走进观寿公祠,1934年红九军团誓师出征的壮阔场景仿佛重现——宣誓的呐喊穿越时空,墙上“为保卫苏区而战”的斑驳标语,仍透着穿透岁月的力量。而村头红军桥上,那道被称为“生命等高线”的红军征兵刻痕,更成为触动思政课教师的精神地标。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内,“红色小上海”的历史荣光扑面而来。1932年,这里诞生了福建首个工农兵政权,首创统一军装、规范军饷等制度,更创办列宁师范、红色医院,在绝境中点亮制度创新的星火。有老师感叹:“红军在如此艰难条件下敢破敢立,正如我们思政课改革,要突破老旧的教学模式!” 

  而在辛耕别墅,大家循着《告商人及知识分子书》的诞生轨迹,深刻理解“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当年,毛泽东同志深入田间地头解析长汀社会结构,为统一战线奠定基础,这种“脚踏实地的光谱分析”思维,为党支部推动“党建 + 科研 + 实践”融合提供了方法论:既要精准把握国家需求,更要突破自身瓶颈。

  “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这是瞿秋白同志纪念馆内最醒目的一段文字,也是瞿秋白同志一生的追求,诠释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信仰,也时刻提醒着我们思政课教师,要忠于自己立德树人的光荣事业,引导学生筑梦、追梦、圆梦。

  研学第五天,队伍抵达瑞金,在叶坪革命旧址群,大家看到当年救了红军领导人的那棵千年老树,依稀可见树上的弹痕;在炮弹造型的红军烈士纪念塔前,全体肃立缅怀英烈,心中铭记不忘来时路;在沙洲坝红井,老师们喝着井里的水,想着今天的幸福生活,对逝去的革命先烈们又多了敬意和谢意;在二苏大旧址,一张张椅子整齐地排列着,似乎在低声讨论着九十多年前那场关于中华苏维埃政权法治化的盛大会议。

  最后一天,我们抵达于都长征第一渡口,看着旁边停靠着几艘小船,不少人想起了陆定一的“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眼前仿佛看到于都百姓反复搭建15次浮桥护送8.6万中央红军顺利渡河的情景。

  短短几天的暑期研学止步于长征第一渡,但何尝又不是思政课教师的新起点!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还要讲下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还需要继续培养下去,对于思政课教师的使命,势必也要一直践行下去。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