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8日下午,黔南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会议在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召开。黔南州教育局领导、黔南师院有关领导、黔南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各县(市)思政学科教研员等50余人齐聚一堂,共商全州思政课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事宜。会议由州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邓浩主持。
会议伊始,邓浩领学《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明确思政教育方向,为后续工作筑牢思想根基。随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黔南职业技术学院、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黔南师院、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黔南师院、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5 所区域共同体牵头高校,依次汇报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改革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其中,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依托深厚师范教育底蕴,分享课程共建、资源共享、机制创新等实践路径,打造“高校—中小学”思政课衔接样板,为其他单位提供了重要参考。会上,还通报了贵州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专题调研黔南州的相关情况,梳理建设优势、指出短板不足,为后续工作精准施策提供依据。
会议还就2025年秋季学期大中小学思政课“推门听课”活动作了安排。强调要以常态化的听课机制深入课堂一线,真实把握教学实况,推动各学段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焕发新活力,通过“听课—评课—磨课”一体化指导,助力各学段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进一步强化高校对基础教育阶段思政课的支撑作用。
交流研讨环节,与会代表围绕师资培养、课程衔接、资源整合等关键问题展开讨论。黔南师院代表结合黔南师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资培训经验,提出“共建思政教师发展中心”的倡议,得到广泛响应,为凝聚协作共识、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可行方案。
州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林娜在讲话中指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党中央重大战略决策,要深刻领会中央、省委和州委部署要求,立足黔南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州的实际,深挖红色文化、科技创新、生态建设、民族文化等地域资源,丰富一体化教学内涵;创新载体方法,开展跨学段主题思政实践活动,运用新媒体技术拓展教育边界;建强师资队伍,依托“高校+县(市)+中小学”区域共同体加强教师培训与跨学段教研,打造熟悉黔南、热爱黔南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同时,她强调专家组要当好“设计师”“连接器”“质检员”“培训师”,在顶层规划、资源共享、课堂评估、教师成长中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州教育局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推动全州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熊世桓表示,学校将以更高站位发挥牵头高校示范引领作用,重点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化与全州中小学、兄弟高校合作。他提出,要凝聚“三层递进”共识,深化理论认知、贯通育人路径、整合各方力量,构建“大思政”格局;构建“三段贯通”体系,优化小学、中学、大学各学段教学内容序列,创新跨学段教研机制,建设特色资源平台,打造黔南思政一体化样板;强化“三方联动”责任,推动教育行政部门、黔南师院、专家协同发力,在资源共建共享、师资专项培训、教学科研协同等方面持续发力,为黔南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注入持久动能。
此次会议为全州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明确路径,黔南师院也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扛起区域思政教育引领责任,推动全州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