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自然资源信息系统研究专业委员会2025学术年会在贵州师范学院成功召开
2025-11-18 09:04:00
贵州师范学院

开幕式现场

  11月14日至16日,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自然资源信息系统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师范学院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研究中心、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学院共同承办的“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自然资源信息系统研究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贵州师范学院召开。本届年会以“人工智能时代的资源信息管理创新”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业务部门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共同研讨资源信息科学的发展与创新应用。开幕式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罗光杰主持。

王蜀黔致开幕辞

彭建致辞

董金玮致辞

  校长王蜀黔在开幕致辞中向与会代表致以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及学科建设进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彭建代表学会致辞,强调了自然资源信息系统研究在支撑国家战略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董金玮在致辞中系统总结了专委会年度工作,并展望了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学科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

罗光杰主持

  大会报告上半场和下半场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白晓永与专业委员会主任董金玮主持。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王克林、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吴文斌、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王宗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江东、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侯鹏、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白晓永分别作题为《西南喀斯特区植被变绿后持续性恢复与水碳耦合研究》《耕地监测评价多模态AI智能体》《中国湿地植被和土壤碳储量估算》《地缘环境系统演变机制与时空模拟》《国家生态遥感业务化技术方法体系构建研究》《喀斯特资源信息系统与生态恢复》的学术报告。

王克林、吴文斌、王宗明、江东、侯鹏、白晓永分别作主旨报告

  下午,参会人员在十个分会场,分别围绕“自然资源信息化与国土空间智能感知”“农业土地资源遥感监测与评估”“水资源监测与评估”“森林资源监测与评估”“草地资源监测与评估”“湿地资源监测与评估”“一带一路资源环境监测与评估”“资源环境大数据信息融合与应用”“生态资源监测评估与生态修复决策”及“大数据时代的自然资源与生态治理信息平台”等前沿领域作了报告。

  为激励青年学者成长,会议特设“优秀青年学术报告奖”。经严格评审,遴选出20个优秀学术报告,并在闭幕式上举行颁奖仪式。

  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学院院长罗绪强主持大会闭幕式。自然资源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董金玮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呼吁大家持续深化自然资源信息系统研究,推动交叉学科融合创新。

罗绪强主持闭幕式

颁奖仪式

  11月16日,部分与会学者赴黎平县开展学术考察,实地调研肇兴侗寨的民族文化生态特征与黎平会议旧址的革命历史遗迹,通过融合学术理论与区域实践,深化了研究者对区域人地系统复杂性及其可持续发展路径的认识。

  本届年会展示了我国自然资源信息系统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有效促进了跨学科、跨部门的学术交流与产学研协同创新,为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源治理体系现代化及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与智力支持。

大会集体合影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1295558080 2025-11-12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