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深化文明互鉴,促进民心相通”重要指示精神,组织泰国、越南留学生代表团赴贵阳开展“感知中国力量,共促东盟友好”主题研学活动。通过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会址与贵州民族博物馆双站点参访,留学生在行走的课堂中感悟新时代中国发展成就,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青春动能。
触摸区域合作时代脉搏。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留学生通过参观“一带一路”合作成果展、跨境产学研案例等,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携手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家园”的倡议内涵。泰国学生何欣雅(中文名)在看到泰中教育合作项目展示时表示:“以前只知道来中国留学,今天在这里我才了解到背后有如此成熟的合作框架支持。这让我觉得自己的选择非常正确。”
感悟文明互鉴深层力量。走进贵州民族博物馆,留学生在苗族银饰、侗族大歌等非遗展陈中,切身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观。越南学生阮氏艳在复原吊脚楼前感慨:“越南也有许多少数民族。在这里,我看到了中国各民族文化的灿烂,也感受到了中国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视。”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将持续深化“行走的课堂”育人模式,增进留学生对中国发展成就的了解。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经历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增强了作为中国—东盟友好使者的责任感,表示通过教育行动为谱写中国—东盟民心相通新篇章作出积极贡献。

参访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永久会址

参访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永久会址

参访贵州省民族博物馆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