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教育厅公示2022—2025年全省学校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结果,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与健康系荣获“全省学校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李仕洲荣获“全省学校体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这两项荣誉只是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体育工作的决策部署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获国家级奖项70余项、省级奖项400余项。其中连续三届获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2024年校男女足球、篮球队均获得省校园比赛冠军;2023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健身指导赛项一等奖,今年再获国赛奖项......
近年来,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将体育工作纳入“五育并举”体系的重要环节,持续推动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育人,构建“四类两层次八级别”学生赛事体系,坚持常年备赛训练机制,实现体育教学与专业培养、成果转化的深度融合。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与健康系荣获“全省学校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师李仕洲荣获“全省学校体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强化专业师资,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
在体育与健康系的仓库里,放着一口大铁锅,它被学生们称为“共情之锅”,用他们的话讲:这口锅下燃烧的是师生一起备赛训练流下的汗水,锅里精心烹饪的是他们获得的国赛奖。
足球场上,经常会看到学生们找到刚下课的“明哥”,希望能得到专业指导。学生们口中的“明哥”叫李明,是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与健康系的专业教师,去年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李明在学生和同事眼里是出了名的热心肠,几乎所有认识他的学生都称呼他为“明哥”,进校十年来,在他的指导帮助下,200多名学生在各类赛事中获得了130多项荣誉,充分体现了他“乐教学、强技能、精训练”的教育目标。
2023年的暑假,为了让学生们安心备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李明把家搬到体育馆,和学生们同吃同住了两个月,除了课程技术指导,他还要为学生们烧火做饭,“共情之锅”就成了他们挥洒汗水的见证。2023年8月,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健身指导赛项表现优异,不负众望地斩获“全国一等奖”。一起和李明指导学生备赛参赛的还有李仕洲老师,刚刚荣获“全省学校体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他和李明是同年进入学校,十年来,李仕洲以信仰之光点燃教育梦想、以热情之火引领学生成长成才,2015年以来,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省级项目4项,主、参编教材3部,指导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奖项100余项,2023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健身指导赛项荣获“一等奖”,曾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贵州省“优秀教练员”等荣誉称号,深受学生喜爱和同事赞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师的责任与担当。用李明与李仕洲的话讲,他们在体育与健康系的成就都得益于学校对教师队伍人才培养。近年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打造省内标杆级职业院校品牌专业,始终秉持“党建领航、就业导向、项目驱动”发展思路,深化“一核双翼”协同发展理念,投入资金人力推动“体育强校”战略落地。通过系统建设,成功打造体育教育省级特色骨干专业,体育教育省级示范性人才培养方案、健美操省级优质课程成功通过检查验收,成功立项体育教育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社会体育省级重点(特色)专业,形成影响力广、辨识度高、认可度强的省内职业院校体育专业集群。值得一提的是,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坚持把政治标准和师德师风放在首位,落实学校“铸魂正风”等5大计划,创新“四学三送两请一工程”乡村体育教育专业师资培养路径,即通过学乐教爱生的教育家精神、学敬业奉献的教练员精神、学公平公正的裁判员精神,学坚韧不拔的运动员精神“四学”内容,增强团队综合素养。实施送教师下一线教学、参加上一级教育培训、到上一级赛事平台参赛和执裁的“三送”策略,夯实教师专业技能。邀请行业专家指导、聘请名师精英示范的“两请”举措,提升团队创新能力。制定《体育教师成长规划》,实施1年合格教师、3年优秀教师、6年骨干教师、9年职教名师的“1369”工程,明晰职业发展规划。打造了一支专业素养过硬、创新能力突出、专兼协作高效的高水平结构化“双师”型教学团队。近年,体育与健康系教师队伍成长迅速,成果丰硕,荣获“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1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达85%。罗艳教师代表贵州省在全运会群众项目女子篮球比赛中获得银牌,教师郑新代表贵州省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3金1银。

获奖证书
创新培养模式,深入开展乡村体育实践育人
怎样培养了能扎根乡村、服务地方的体育人才?在学校似乎能找到答案。近年来,面对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新需求,学校深入开展乡村体育“项群引领、赛教融合、实战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自2013年开办体育教育专业以来,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就重视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相继出台《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与实施办法》等教学指导文件,组建体育教育专业群,先后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贵州省学校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打造了一支由全国优秀教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国家级裁判员、教练员组成的专兼职教学团队,获批省级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等教学改革项目5项,为深化乡村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
面对体育类专业课程资源整合性差、融通性不畅,乡村体育人才个性培养与育人质量欠缺,乡村体育人才技能学习与岗位需求脱节,综合技能与创新能力薄弱等教学问题,学校通过打造“项群引领、分立进阶、模块互选”的乡村体育教育专业群课程资源,构建乡村体育人才培养“赛教融合、三师协同”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实施“训创一体、实战贯通”专业体育教育赋能公共体育教育实践方法,将所面对的教学问题逐步化解。
让教师专业化,让学生职业化,才能更好地做好乡村体育人才培养。随着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专业教练员的“缺口”问题逐渐显现,甚至成为了影响体育行业稳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拿证”成了学校的一项培养重点。近年来,体育与健康系将学生“学历证书”与“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机衔接,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不同学生人群制定专属培养计划,配备专职人员,让学生职业资格证获取率达到了100%、就业率95%以上、专升本录取率96%以上,升本率和入伍人数位居全省职业院校同类专业第一。
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体育教育专业群获省级唯一体育类高水平专业群,体育教育专业获得省级唯一体育类特色骨干专业、省级示范性人培方案。建设省级精品课程1门,开发线上精品课程10门。打造了贵州省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贵州省华文教育基地、铜仁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等平台5个,建成省级“健身气功示范校”。与贵州师范学院、铜仁学院等兄弟院校联合培养体育教育、休闲体育等本科层次人才。

体育节开幕式
坚持厚植桑梓,全面服务省市体旅融合发展
激烈有趣味的对抗,震撼得人山人海,绚丽的LED灯光......让台盘村BA火爆全网。每个夜晚,在一缕缕的亮光里,都有着来自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专利设备,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通过校企合作研发的《一种散热结构及足球场LED灯》,让赛场与现场氛围更能完美融合,使之达成与台江村BA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而碳纤维高脚竞速器材在贵州省、湖南省民族运动会上也被指定为唯一比赛器材,转化经济价值约300万元,服务省市体旅融合发展。
近年来,学校体育与健康系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爱与拼搏”育人理念,培养了众多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体育人才。
体育与健康系紧扣乡村振兴“主旋律”,聚焦省市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依托贵州省健身气功示范学校、铜仁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和武陵山区幼儿体育研究中心,创建“示范校+基地+研究中心”乡村体育人才培养实践平台。深入剖析体育技能培训、中考体育测试、基础体育教育、体育赛事服务、健身指导服务等“需求点”,与市文体广电旅游局、省市体育单项协会、贵州龙乾等单位和“村BA”“村超”等省域体育品牌赛事深度“牵手”,输出素质高、技能强人才2400人,为中国龙舟公开赛、梵净山马拉松、国际山地自行车赛等6项赛事提供指导教练、裁判员、志愿者等人才服务1500人次,服务易地扶贫搬迁中小学生2000余人,毕业生扎根边疆、支援乡村任教的事迹被人民网、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广泛宣传。建设全市中考体育测试基地,每年完成60000余人的测试工作。开展健身气功和传统武术指导,服务5000余人次。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体育实训场馆和设施滞后、体育师资力量不足、课程体系与职业需求衔接度不紧密等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朱保贤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聚焦体育高质量发展,以“提质扩容、升级突破”为导向,以体育教育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抓手,以优先申创本科专业为目标,切实破解发展瓶颈,全面提升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服务区域体育事业发展能力,为推动学校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