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积极参与“AI+短剧+文旅”产学研基地建设 助力数字文创人才培养
10月25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等三所高校的实践教学基地与海南AIGC影视文创联盟三亚基地,在三亚盛辉电商文旅产业园同步揭牌。此举旨在共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协同培育适应行业需求的复合型文化创新人才。

活动期间,多位行业专家及业界代表分享了前沿见解与实践经验。海南AIGC影视文创联盟发起人崔岩等专家就AIGC技术应用作了专题报告;制片人石伟等短剧制作与跨境电商代表,则从商业变现、短剧出海等角度分享了行业实战经验。同时,三亚市作家协会主席唐精蓉在现场宣布正式启动“海南首届短剧剧本征文大赛”。活动还首映了AI动漫短剧《穿越明朝之黎峒风云》,展现了AI技术与本土文化结合的创新成果。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等相关专业负责人、课程教师、学生以及企业代表近百人参与了本次“AI+短剧+文旅”融合创新盛会。各方围绕“AI剧本创作”、“虚拟拍摄实操”、“AI人机运营”等核心课程的开发进行了交流探讨,致力于推动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紧密对接,以破解海南数字文创领域面临的“人才供需错配与青年就业难题”。

近年来,伴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拓展“产教融合”实践路径,推动人才培养从课堂延伸至产业发展一线,促进技术创新由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场景。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学院从源头着手,多措并举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在专业课程中增设体现专业核心能力的特长课,强化写作、演讲、沟通等通用技能;开设海洋历史文化微专业;引入AI+项目、人工智能应用等前沿课程,使培养方案紧密契合时代需求。
学院还鼓励教师开展以能力产出为导向的应用型课程改革,推动教学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以学生为中心”转变。通过组织举办专业采风、记者节、“美韵杯”朗诵、“南艺北传”情景剧等赛事,加强案例实践教学与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课程学习阶段即获得项目实战能力。同时,学院积极拓展实践教学基地,鼓励师生主动对接市场,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与毕业设计,并把“能力清单”融入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确保“毕业要求”与“就业能力”相匹配,全力推动人才培养实现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通讯员:卓越)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