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同上一堂思政课:以爱国之光照亮青春征程
2025-09-09 14:12:00
河北劳动关系职业学院
作者: 石兴

  金秋九月,开学伊始,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无数中国人正激动地期待胜利日阅兵的到来。一所高校,如何将 “爱国” 这一厚重命题,转化为青年学子可感、可学、可行的精神力量?

  9月2日下午,河北劳动关系职业学院以一场别开生面的 “同上一堂思政课”,给出了生动答案。

  这堂思政课的主讲人王进才同志,是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边境作战一等功获得者、河北最美退役军人、河北省见义勇为英雄模范。他用亲身经历与榜样故事串联起“守疆固土”与“青春担当”的精神纽带,生动阐释《守疆固土爱国奉献 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主题。这堂跨越代际的思政课,不仅成为青年学子叩问初心、坚定信仰的 “精神加油站”,更折射出新时代高校以高质量思政教育筑牢育人根基的深刻实践。

“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现场(摄影 刘觐)

  “什么是爱国?是钱学森冲破重重阻碍归国时的坚定,是黄旭华隐姓埋名数十载铸就大国重器的执着,更是我们每个人在平凡岗位上践行使命的坚守。” 课堂上,王进才同志以 “爱国三问” 开篇,瞬间将全场师生带入对 “爱国” 本质的深度思考中。

  而谈及自身参战戍边的经历,边境哨所的风雪、战友们紧握钢枪的双手,让 “守疆固土”不再是历史课本里的文字,而是可触摸的热血与担当;转业后,他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行为,更让“爱国”从宏大叙事落到了“做好每件小事”的具体行动中。

  授课过程中,王进才同志还围绕“什么是爱国、为何爱国、如何爱国”展开深入阐释,引导青年学子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主动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课后,学院师生深受触动,纷纷表示将以王进才同志为榜样,进一步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把心中的爱国之情切实转化为日常学习的动力与实际行动。

  “以前总觉得‘爱国’离自己很远,听完王进才同志的讲述才明白,爱国是科学家为国攻关的坚守,是战士保家卫国的无畏,也是我们认真学好每一门课、努力成长为有用之才的责任。” 课后,一名青年学子的感慨,道出了现场师生的共同心声。

  “聘请王进才同志担任‘大思政课’校外教师,是我们打破思政教育‘围墙’,让社会大课堂与校内小课堂同频共振的重要尝试。” 河北劳动关系职业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时代思政教育需要更多“有温度、有深度、有力量”的载体,而像王进才这样兼具家国情怀与实践经历的榜样人物,正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照亮青年成长之路的“明灯”。

  活动现场,当学院领导为王进才同志颁发聘书时,全场响起的热烈掌声,不仅是对英雄的敬意,更是对学院思政教育创新举措的认可。

  一张张青春的面庞,刚刚跨过18岁的门槛,这堂思政课,是他们迈入成人世界的第一堂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青年一代既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建设者——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通过高质量思政教育引导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正是为国家发展、民族未来培育“生力军”的关键所在。

  这场“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不仅为新学期写下了“立德树人”的生动开篇,更以榜样力量为笔、以家国情怀为墨,在青年学子心中绘就了“强国有我、复兴有我”的青春画卷。而这,正是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应有之义——以思想之光照亮青年成长之路,以精神之力凝聚民族复兴伟力。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