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洪水评估与流域工程智能调度国际研讨会在成都举办
2025-05-19 09:05:00
作者:
  5月16日至18日,“洪水评估与流域工程智能调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成功举办。
  自2000年在北京成功举办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0届大会以来,2025年在成都再次组织盛会。作为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大会暨第93届年会的重要专题研讨活动,研讨会以“洪水评估与流域工程智能调度”为主题,聚焦大规模水库群联合调度影响下的洪水特性及其风险演变规律分析、水库大坝设计洪水计算、水库群多目标调度与大坝安全评估等领域开展讨论,吸引了来自中国、澳大利亚、韩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1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专委会主任、三峡大学校长黄艳出席研讨会并作主旨报告,专委会秘书长张睿正高级工程师主持会议。
  黄艳在开幕式上对与会人员表示欢迎。她表示,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洪水灾害频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推进流域防洪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充分利用数智技术,加强洪水评估、大坝安全保障及流域工程智能调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她强调在探索互联网、大模型、知识图谱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过程中,要强调基于机理和专业的水利专业模型和知识的决定性作用,要以数字孪生水利为核心和基础,充分融合专业机理模型、水库群多目标调度规程方案等,以实现专业准确的创新应用,并呼吁通过学术交流和资源整合,为世界水工程智慧调度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学术交流环节,世界银行全球水资源部门、法国Artelia集团、日本电力发展有限公司、澳大利亚水利工程咨询公司HARC、瑞士格鲁纳股份有限公司、韩国成均馆大学等国际专家,以及长江水利委员会建设与运行管理局、三峡大学、浙江大学、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国能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中电信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等众多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围绕AI辅助洪水预报、流域防洪减灾、大坝安全智能评估、水工程智慧调度、数字孪生水利、水利大模型等相关热点问题和技术进行了交流与研讨,为洪水评估与大坝安全、水工程智能调度及风险调控等工作实践提供了创新解决思路。
  会议期间,三峡大学介绍了以知识问答为初期目标的“大禹.水利防洪大模型”研发情况及相关功能。该模型由三峡大学联合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移动共同研发,依托团队深厚的水利专业积淀和丰富的流域防洪研究经验,构建了专业语料与防洪思维链(CoT)数据集,采用混合专家架构(MoE)、超参动态调优等技术,初步实现防洪知识的专门准确供给。目前,“大禹?防洪大模型”可提供防洪知识智能问答、防洪形势智能研判逻辑等基本知识和技术支持,可为教育、水利工作者等提供一定的防洪知识问答支持。下一步,研发团队将继续优化水利算法与防洪知识,通过与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成果的深度融合,助力实现流域防洪场景的智能研判与调度等辅助功能,为数字孪生水利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在总结环节,黄艳代表专委会对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她指出,数字化、信息化和智慧化是水利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人工智能与水利专业融合已进入关键突破期,但仍面临知识库体系不全、算法耦合度不足等挑战。她强调,希望各方共同协力,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充分利用专家知识和经验,共建水利大模型与知识库,推动交流和信息共享,促进我国数字孪生水利等先进技术在国际上的推广应用,推动相应国际标准建设。她表示,专委会将继续举办小型专题研讨会,聚焦气象预报与水文预报精度提升、水库调度技术、智能调度技术及风险调控等关键问题进行研讨与合作,进一步促进科学发展和应用。
  大会期间,还举办了国际大坝委员会洪水评估与大坝安全专委会(TC-S)工作会议、流域水工程智慧联合调度与风险调控技术专委会工作会议,对专委会年度工作成效、国际合作以及后续工作计划和重要议题进行讨论和部署。
  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由国际大坝委员会“洪水评估与大坝安全专委会(TC-S)”与中国大坝工程学会“流域水工程智慧调度与风险调控技术专委会”联合主办,三峡大学、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联合承办。(通讯员:任强 汤婧)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