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推广普通话促进民族交融 一场跨越语言的双向奔赴
2025-07-10 11:39:00
作者:
  7月6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航运学院“水韵声动”实践队来到荆州市公安县青羊岗土家族村,开展“推广普通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实践队为当地村民带来普通话学习新体验,以语言为纽带,搭建起乡村发展的新桥梁。
  清晨,青羊岗土家族村的石板路上,薄雾还未散尽,清脆的朗读声已回荡开来。“欢迎来到青羊岗土家族村!”推普实践队的大学生程好正在为村民们示范普通话发音。62岁的土家族村民田大爷认真地听着,感慨地说:“我说土家族话大半辈子了,没想到还有机会学习普通话,真感谢这些‘城里来的小老师们’哇!”
  青羊岗土家族村是一个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落。73岁的代大爷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世代与当地方言交融,他早已习惯了带着浓重口音的日常对话。“儿子在武汉打工,打电话总说俺的话听不懂。”代大爷嘬着旱烟袋,烟杆在石桌上敲出闷闷的声响。实践队看出代大爷对语言交流的苦恼,决定帮助他更好地与外界沟通。
  实践队刚来时,代大爷的家门总是半掩着。队员们抱着普通话教材上门,他要么蹲在菜园里侍弄辣椒苗,要么借口喂鸡躲进柴房。但实践队成员没有放弃,一有时间就和代大爷交流沟通,并教给他一些简单的普通话交流技巧。经过几天的努力,代大爷终于被感动,主动搬来竹椅,坐在院中的老槐树下,和村里的小朋友用普通话交流,一幅美好祥和的画面呈现在眼前。
  “水韵声动”实践队还来到土家族村民张大姐家的菜地里,手把手教她和她的孩子用普通话标注蔬菜名称。“这是‘西红柿’,‘柿’字发音要翘舌……”在张大姐家中,团队成员与张大姐一家亲切交流,了解他们日常的语言使用情况,并针对发音、用词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指导。通过生动的例子和通俗易懂的讲解,实践队向张大姐一家介绍了普通话的重要性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地使用普通话。张大姐特别感谢这些热情的大学生,使他们对普通话有了更深的认识。张大姐说:“平时在家中主要使用方言交流,普通话水平有限。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讲普通话的重要性,也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普通话知识和技巧。”
  “水韵声动”实践队将普通话推广与乡村振兴、民族交融紧密结合,用青春力量为青羊岗土家族村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村支部书记张义华表示:“这次‘水韵声动’实践队在我们青羊岗土家族村推广普通话,提升了村民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村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动能。”
  此外,“水韵声动”实践队还来到了有数百名少数民族村民的资市镇潘市村,在这里遇到了一位清江大队土家族老人刘大爷。当第一次敲开刘大爷家的木门时,这位老人正蹲在灶前添柴,火光映得他黝黑的面庞通红。“普通话?我听得懂荆州话就够了。”他摆摆手,灶台旁边满是蔬菜。实践队员没有放弃,帮老人家摘菜和洗菜。刘大爷看到实践队员这么热情,也就没有再推辞,和大家逐渐熟络起来,并开始尝试说普通话。
  当刘大爷的儿子打来视频电话时,屏幕里操着南方口音的年轻人在工地宿舍比划着:“爸,我寄的膏药收到了吗?”老人张了张嘴,用普通话说出“收到了”,他的儿子惊喜地夸父亲的普通话进步很大,刘大爷和实践队员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水韵声动”实践队将继续努力推广普通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青年成长的动人篇章,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通讯员:王同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