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物流学子溯江行 红心青志传文脉
2025-07-10 10:35:00
作者:
  “当江水漫过淹没千年古镇的飞檐,9.8万秭归人将祖屋钥匙沉入江底,带着半筐故土与一株柑橘苗,踏上未知的迁徙之路……”义务讲解员张许东声情并茂地讲述着秭归游子刻在江底的乡愁故事。
  为深入学习长江文化的深厚底蕴,传承红色基因,7月3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物流学院的“物流红·江育青心”长江文化调研团奔赴湖北省宜昌市,带队老师田金钰、黄琳琳带领学生开展了一场以“追寻历史足迹,感悟长江精神”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调研团一行先后探访了承载厚重历史的三峡移民博物馆、见证民族大义的宜昌大撤退纪念园以及庄严肃穆的宜昌烈士陵园。团队成员们不仅仅是历史的聆听者,更积极化身义务讲解员,将课堂所学与实践感悟深度融合,主动承担起传播红色文化与长江精神的责任。
  “他们的故乡在水下。”在三峡移民博物馆,成员们深入了解了三峡工程这一世纪壮举背后百万移民“舍小家、为国家”的奉献精神与奋斗历程。担任讲解员的学生们结合详实的史料与生动的移民故事,向参观者讲述了库区人民顾全大局、重建家园的感人篇章,深刻阐释了“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的三峡移民精神。“这座与三峡大坝隔江相望的建筑,通过造景还原了当年家园被淹没的场景,百万移民的故乡被永久地封存在水底,记忆也在水下以另一种方式留存,他们这种奉献精神让我由衷地佩服。”团队成员孙倩文感慨道。
  走进宜昌大撤退纪念园,团队成员们仿佛置身于1938年那场关乎民族工业命脉存续的“东方敦刻尔克”壮举之中。作为义务讲解员,他们饱含深情地讲述了卢作孚先生率领民生公司船队,在日寇轰炸的威胁下,冒着生命危险,争分夺秒将数万吨重要物资和数万人员抢运入川的惊险历程。他们的讲解,生动再现了宜昌民众与民族企业家在民族危亡之际所展现出的非凡勇气、智慧与牺牲精神,令听众无不肃然起敬。
  在宜昌烈士陵园,团队成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们敬献花篮,鞠躬默哀。在巍峨的纪念碑前,学生讲解员们讲述了宜昌地区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带领大家重温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
  随后,团队重点参观了位于陵园内的宜昌革命纪念馆。结合馆内珍贵的文物、详实的历史图片和生动的场景再现,学生讲解员们将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为革命事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传递给每一位参观者,使历史的回响更加清晰动人。团队成员们还在此重温入团誓词,铮铮誓言回荡在苍松翠柏之间,表达了新时代青年继承先烈遗志、矢志报国的坚定决心。
  此次宜昌之行,对于“物流红·江育青心”调研团的成员而言,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通过实地调研、史料研学和亲身担任义务讲解员,我们不仅系统性地梳理和学习了宜昌段长江文化中蕴含的无私奉献、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爱国报国的核心精神,更在实践中锻炼了表达沟通能力,提升了社会责任感。”队员们纷纷表示,作为物流专业的学生,要将长江文化中蕴含的“通江达海、百折不挠”的精神融入专业学习,未来在服务国家物流体系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中贡献青春力量。
  本次实践活动是物流学院深化实践育人、推动党建引领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重要举措。通过沉浸式、体验式的学习,引导青年学生深刻理解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赓续红色血脉,自觉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展现了新时代物流学子积极向上、担当有为的精神风貌。(通讯员:田金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