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南昌工学院“天工蓝青创实践队”赴奉新、分宜探寻《天工开物》足迹
2025-07-01 15:21:0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年学子厚植家国情怀,争做新时代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忠实实践者,南昌工学院“天工蓝青创实践队”于2025年6月29日踏上暑期“三下乡”征程。实践队以“探寻宋应星足迹 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为主题,奔赴宜春市奉新县、新余市分宜县,深挖《天工开物》历史文化内涵,以青春力量赋能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在社会实践中书写新时代青年担当。


  清晨,实践队从南昌工学院出发,首站抵达宋应星故里——奉新县宋埠镇牌楼村。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现存11处县级文保单位,村内“方伯第”“世进士第”等明代牌坊群,无声地诉说着雅溪宋氏“一门15进士、48举人”的科举盛况。队员们对宋应星故居残存建筑进行了实地测绘。尽管宅院已显破败,但村中保存完好的清代民居,其蓝砖黑瓦、花岗岩墙裙的典型赣派建筑特色,依然让队员们得以遥想宋应星当年在此生活成长的情景。


  下午,实践队走进奉新县图书馆天工开物主题阅览室。书架上不仅陈列着不同版本的《天工开物》古籍复刻本,更汇聚了大量关于古代工艺、科技史的研究文献。队员们指尖抚过泛黄书页上的蝇头小楷,仿佛穿越时空,目睹宋应星伏案著书的身影。那些跨越四百年的智慧结晶,正透过文字与实物,在这个静谧的空间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随后,实践队来到宋氏宗祠(现宋应星纪念馆)。场馆的布局设计令队员们耳目一新,它巧妙地将现代科技融入传统空间:机器人讲解员、VR交互设备、多媒体投影仪等现代化设施的应用,让古老智慧的传承与时代创新在此交融碰撞,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参观体验与思考维度。队员杨希在参观后深有感触地表示,在宋应星纪念馆中,她不仅深切感受到了传统科技的非凡魅力和先贤的卓越智慧,更通过实践活动深化了对宋应星科学精神的理解。


  此次奉新之行,天工蓝青创实践队通过古村测绘触摸历史肌理,在书香墨韵中对话先贤思想,于科技赋能的新场馆感受传统智慧的现代新生。队员们由此深刻体悟到宋应星“贵五谷而贱金玉”的务实精神与《天工开物》蕴含的科技匠心。大家表示,将自觉担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科技创新的青春使命,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所学融入乡村振兴实践,努力成为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与忠实实践者,弘扬民族智慧,服务社会发展。未来,实践队计划再赴分宜县,持续探寻《天工开物》,助力非遗传承和乡村振兴。(来源:南昌工学院;图文:钟宇轩)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