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南昌工学院“翎心永善”实践队开展“红色文化传承”实践活动
2025-07-02 11:22:00

  翎心向党再赴寻乌,永善赋能创新实践。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6月2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翎心永善”实践队聚焦红色文化传承与实践赋能,以丰富多元的形式,感悟家国情怀、践行时代使命。


  史馆物鸣历史韵 队员心续赤子魂

  上午,实践队员们抵达寻乌博物馆,铭史传志。馆内陈列的一件件物品,都承载着寻乌发展的轨迹。一幅幅画面,一组组数据,都诉说着这座山城在生态保护与经济腾飞间的双向突破。从红壤荒山到百果满园,从传统农业到智能制造,以及馆内陈列的圳下战斗、罗福嶂会议等重要历史事件,都展现着先辈们开拓创新、不畏牺牲、勇于探索的精神。


  担任讲解工作的是一群小小讲解员,他们表现出令人赞叹的专业素养。队员们聆听讲解时,神情庄严肃穆,潜心记录学习寻乌的发展历程,深切表达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仰与追思。通过深入的讲解与实地参观,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唯有不断汲取历史经验智慧,恪守实事求是之精神,方能肩负起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与责任担当,从而谱写崭新人生篇章。


  寻乌调查现真理 时代青年践真知

  下午,“翎心永善”实践队来到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进行深入学习。2025年正值“寻乌调查”九十五周年,寻乌调查是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所做的一次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材料最详实的社会调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闪烁真理的论断映在每位队员的心间。毛主席生活的房间中,室内陈列着当年用过的竹筒和铁盏青油灯等物品,屋内一桌一椅一榻,环境简陋。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写出《反对本本主义》和《调查研究》的初稿,这更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必须赓续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精髓,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作风。这,正是寻乌精神的核心要义,队员们表示要将这种精神融入血脉、付诸实践,切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从庄严肃穆的寻乌博物馆到意义重大的毛泽东寻乌纪念馆,队员们始终以“铭志承传”的信念,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锤炼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将先辈的赤子丹心熔铸为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底色,用“传暖意、汇星河”的实践,让青春力量在社会实践中绽放光芒。(来源:南昌工学院;文:向婉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