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青春赣鄱行|千年瓷脉寻根处 青春逐梦正当时——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实践队走进陶阳里开展“牢记嘱托强国有我 行走赣鄱感恩奋进”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
2025-07-04 15:43:0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教育大会精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7月2日,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陶瓷文化”实践队走进景德镇陶阳里御窑,开展“牢记嘱托强国有我 行走赣鄱感恩奋进——文化赣鄱行”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在千年瓷都探寻陶瓷文化的奥秘。


  实践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路线,先后走访了南麓遗址、御窑博物馆等“宝藏打卡点”,沉浸式探索陶瓷制作技艺的前世今生。







  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与非遗传承人查淑琼及景漂艺术家王国逸进行了深入采访交流。查淑琼老师深耕陶瓷制作五十余载,以毕生心血擦亮传统技艺的璀璨光芒,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铸就了支撑千年瓷都屹立不倒的精神脊梁。


  查淑琼老师分享道:“我们家世世代代都投身于陶瓷制作,这门手艺承载着先辈们的心血与智慧,传承至今。还记得2023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景德镇考察调研,走进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了解制瓷技艺流程、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和对外交流等情况,还同我们非遗传承人亲切交流,当时他对我们手上功夫和工匠精神的赞赏,让我们备受鼓舞,也深感传承责任之重大,一定要把这门手艺好好传下去,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断了根。”


  在与“景漂”艺术家王国逸交流时,队员们惊奇地发现热门玩偶“Labubu”也能和粉彩技艺碰撞出火花,传统笔触遇上潮流色彩的瞬间,一下让古老文化“潮”了起来!这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这才是文化发展的“流量密码”!

  王国逸表示:“传承固然重要,但在新时代,我们也得思考如何创新。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创新的道路上,我们得平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创新既得符合当下市场的需求,又得保留陶瓷原有的特色。拿最近特别火爆的Labubu来说,它是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潮玩形象。我们尝试将Labubu的独特造型与传统陶瓷工艺相融合,没想到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这不仅为古老的陶瓷艺术注入了新活力,也让更多年轻人开始关注和喜爱上陶瓷。这让我更加坚信,只要我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传统陶瓷艺术一定能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此次实践活动,对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的同学们来说,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队员们在探寻陶瓷文化密码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传承精神与创新精神的交融。非遗传承人用坚守诠释匠心,让千年窑火生生不息;“景漂”艺术家玩转跨界创新,为陶瓷文化注入年轻活力。两种力量奇妙融合,让大家明白:传承是文化的根,创新是文化的魂,二者缺一不可!



  实践队队员们纷纷表示,在走访陶阳里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装满了陶瓷知识“干货”,更坚定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未来,他们将化身“景德镇陶瓷文化推广大使”,努力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为陶瓷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队员感悟:

  余梦梅:在御窑遗址,我们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明代御窑的残片静静诉说着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坚守。当导游讲述“过手七十二方可成器”的制瓷工艺时,我深深震撼于古人的匠心——每一件瓷器背后,是无数次的打磨与淬炼,正如我们青年一代的成长,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砺。 

  聂子涵:走进陶阳里文化街区,那里的每一条巷弄,每一个遗迹,都在低声诉说着往昔与现代的故事。站在保存尚好的窑前,我们感受到了传统陶瓷烧制技艺的独特魅力。

  林思怡:走进御窑厂,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访谈,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传承人说的一句话:“我们这辈子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做好陶瓷。要把我们的陶瓷文化传承下去。”传承人身上那种对传统技艺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专注,让我深刻领悟到工匠精神的内涵。他们用双手和智慧守护着千年瓷都的根脉,让古老的陶瓷技艺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这种对传统的敬畏与执着,让我明白传承并非易事,需要付出极大的心血与努力。

  兰文海:走进景德镇御窑厂,仿佛翻开了一部厚重的史书。脚下的青砖早已被岁月磨得温润,展柜中的瓷碗虽静默无声,却仿佛在诉说着千年前的窑火与匠心。目睹匠人专注地揉泥、拉坯、烧窑,每一个动作都透着经年累月的娴熟,让我真切感受到“匠心精神”四个字的分量。更让我感动的是,一代又一代传承人扎根在这里,用坚守让古老技艺跨越时空,始终焕发着生命力。

  吴凡:巷弄深处,青花与斗彩在年轻的指间流转重生。“景漂”将“魔童哪吒”、“Labubu”等热门IP形象拓印在瓷杯壁上,传统与现代在此融合碰撞。这些创新实践,不仅让古老的陶瓷技艺焕发新生,更让世界看到:文化传承从不是一成不变的复刻,而是在守正与突破中,绽放永恒的生命力。(来源: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