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以“行走思政”为笔 绘就模范支部新画卷
2025-04-22 15:48:00

  在高校党建思政工作的宏大版图中,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始终是勇立潮头的奋进者。近年来,该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灯塔,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党建引领、铸魂育人”核心目标,创新“党建 + 大思政”工作模式,以“行走的思政课”特色品牌为画笔,精心勾勒模范党支部建设的壮丽画卷,走出了一条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理论与实践相得益彰的特色发展之路。

  理论筑基:厚植学习型支部底蕴

  “马院姓马,在马言马”,这是学院党支部始终坚守的办学原则,也是其理论学习的坚实根基。党支部精心构建多层次理论学习体系,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读书会、实地研学等多元形式,让理论学习如潺潺溪流,浸润党员心田。

  “马院读书会”宛如一座知识的宝库,引导教师深入挖掘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融合点,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无缝对接。组织党员赴革命遗址、社区基层开展研学活动,仿佛一场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让党员在实地感受中触摸历史的温度、汲取奋进的力量,确保思想理论学习真正入脑入心。“领学、导学、研学”三位一体的学习模式,营造出“学深悟透、知行合一”的浓厚氛围,党员理论素养如春日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为党建与业务工作奠定了坚如磐石的思想基础。

  实践赋能:擦亮志愿服务特色名片

  党支部以“党建 + 志愿服务”为创新引擎,精心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品牌系列活动,让思政教育走出校园的“象牙塔”,融入社会的“大课堂”。

  党员们带领学生深入社区、学校、农村,开展“五进”宣讲活动。在抚州市老年大学,思政公益课如春风化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党的温暖与关怀;在“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田野上,思政教育如星星之火,点燃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雷锋日”为契机开展的创文巩卫志愿服务活动,党员们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成为城市文明的亮丽风景线。同时,“艺术 + 思政”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向阳花合唱团”成为传播红色文化的使者,将红色歌曲融入思政课堂,以文艺的形式让红色基因在歌声中传承、在旋律中绽放,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教研融合:提升育人工作新境界

  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教研”,以创新为笔,以融合为墨,推动思政课教学与党员教师角色深度融合,书写育人工作的新篇章。

  党员教师们积极探索“双师同堂”“师生同台”“专题 + 艺术”等特色教学模式,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思政课教学的天空。孙倩文、李淑纤团队的课程凭借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创新的教学方法,荣获江西省“双师同堂”示范课程称号;黄晓霞同志的课程入选全省“专题 + 艺术”特色思政课,为全省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党支部牵头建设的江西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试点项目,如同一座桥梁,连接起抚州市大中小学校的思政课教学,通过举办跨校集体备课会,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践,形成了“教学相长、教研互促”的良好生态,为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品牌引领:彰显党建与业务融合成效

  “行走的思政课”特色品牌如同一面旗帜,引领着学院党支部在党建与业务融合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以“党建红”引领“教育魂”,科研及教研成果层出不穷。彭柳怡、陈国玉老师的论文凭借其深刻的学术见解和创新的研究思路,荣获抚州市社科成果二等奖;彭柳怡老师获评江西省“最美思政教师”(高职组),成为思政教育领域的璀璨明星。党支部将思政课教学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教师党员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彰显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社会担当。获评2024年度抚州市教育体育系统“模范党支部”,这是对党支部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高度肯定,也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铸魂育人”使命担当的生动体现。(来源: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胡文丽)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