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扎实推进全国红色文化育人高地和“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大力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6月30日,学院党委书记方文龙带领指导党委宣传部所属社团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队赴“赣剧之乡”乐平市开展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
实践队首站抵达乐平·中国古戏台博物馆。馆内系统展陈了丰富的戏曲文物与史料,生动展现了赣剧从宋元发端、明清时期在乐平扎根并最终成为“江西最具特色文化遗产”的发展历程,清晰勾勒出赣剧与古戏台共生共荣的历史图景。
方文龙在参观中不时与师生交流,他指出,乐平被誉为“中国古戏台博物馆”,其价值在于400余座古戏台遗存完美融合了建筑艺术、戏曲文化与乡土文明,是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实证,这些珍贵文物承载着活态的文化基因。不仅彰显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更深刻寄托着“以戏载道”的家国情怀,这是文化传承的核心价值所在。
在乐平市文化馆,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当地在赣剧保护、传承、创新,特别是推动“活态传承”与融入现代生活方面的实践成果。实践队师生观看了多媒体资料、新创剧目片段及数字化保护成果展示,了解了传统艺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路径。
实践队深入乐平市赣剧团进行实地研学。在剧团领导及戏曲非遗传承人引领下,师生参观了排练场、服装道具室,了解剧团构成。多位同学在专业演员指导下体验了戏曲身段表演、经典唱段学唱、脸谱勾画和戏服穿戴,切身感受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艺术艰辛与深厚底蕴。
方文龙在活动总结时指出,此次乐平之行不仅领略了赣剧、古戏台艺术之美,更深切体悟了戏曲厚重的历史底蕴、深邃的人文精神和深挚的家国情怀,他寄望青年学子,将文化认同与自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勇担守护、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重任。
这次暑期社会实践,实践队师生循赣剧历史文脉,在博物馆触摸历史,于文化馆感悟传承,进剧团亲身体验对话传人,深化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的理解与认同,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觉与自信,为学院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注入了强劲动力。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