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木叶盏里观千年:青年探访吉州窑见证非遗火种“点燃”乡村振兴 ——“红砖”社会实践队走进吉州窑
2025-07-07 16:39:00

  7月2日,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国际工程学院“红砖”社会实践队前往吉州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通过实地调研、文化体验、非遗传承等方式,深入了解非遗文化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


  走进古窑,触摸千年文明脉搏

  在中国吉州窑博物馆,队员们透过一件件釉色莹润的瓷器,仿佛穿越时空,这些跨越千年的器物,记录着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巅峰技艺。通过聆听馆内讲解、观看实物、虚拟体验等方式,队员们详细了解了吉州窑的创烧起源和发展历史。而在遗址公园中,队员们穿梭于古窑包之间,观看瓷器的制作过程,亲手触摸窑壁上的烧结痕迹,感受当年窑工们“昼耕夜作,火不熄、窑不冷”的盛况,深刻体会到了吉州窑陶瓷精湛的烧制工艺技术和中国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



  对话匠人,感受“木叶纹盏”的技艺魅力

  在吉州窑陶瓷制作工坊中,队员们恰遇古窑点火开烧,并与吉州窑陶瓷烧制匠人交流吉州瓷,特别是木叶纹盏的制作流程和工艺。匠人师傅解释道,“木叶纹盏是吉州窑的‘绝活’,它的制作至今仍是‘半靠技艺半靠天’。桑叶的品种、采摘时间、窑温控制,甚至当天的湿度都会影响最终效果。”为了找到最合适的桑叶,匠人师傅们每年要试验上千片叶子,最终能成器的不过百之一二。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严谨,不仅塑造了杯盏中“一叶飘空天似水”的视觉美感,还造就了每一件木叶纹盏的独特价值。



  探究非遗活化,解码乡村振兴的“吉州窑模式”

  吉州窑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更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访谈实践中,队员们了解到,当前吉州窑景区周边已形成37家本地陶瓷企业,开发近200种文创产品,年销售额超千万余元。同时,景区还通过打造“窑小吉”“窑小叶”等吉祥物形象,举办吉州窑盛夏狂欢季等各类文旅活动,通过“旅游+非遗”模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


  非遗传承,青春有为。“红砖”实践队走进吉州窑,不仅是一次感悟非遗文化魅力的文化体验,更是一次对非遗文化如何促进乡村振兴的深刻思考。吉州窑的千年窑火不仅照亮了一条“以文塑旅、以旅兴农”的共富之路,更点燃了实践队员们对“产业兴、文化活、乡村美”的乡村振兴发展理念的真切体悟。(来源: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