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紧缩政策影响显现 中留学生在英就业趋难
http://liuxue.eol.cn 来源: 作者:中国新闻网 2012-12-17 大 中 小
11月13日这天,在伦敦的中国留学生刘琦(化名)终于长舒一口气。英国驻华使领馆文化教育处相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称,签证政策的改变,对中国学生的影响并不大。
11月13日这天,在伦敦的中国留学生刘琦(化名)终于长舒一口气。通过层层考核,她接到了英国一家著名奢侈品电商中文编辑岗位的聘用通知,在英国大半年的“坎坷”求职之路终于告一段落。税前2.5万英镑的年薪,让终于能够经济独立的她觉得比较满意。
虽然求职过程艰难,刘琦却仍算是在英中国留学生中的“幸运儿”。毕竟,她最终如愿找到了一份与所学专业相关且比较“体面”的工作;其次,她是拿到最后一届“英国大学毕业生工作签证”(Post-study-work VISA,以下简称PSW签证)的中国留学生中的一个。
中国留学生在英就业难
刘琦2010年夏天从国内一所财经类院校毕业,学过新闻学和经济学,赴英留学一年后拿到了口笔译硕士学位,并获评“优秀毕业生”。临近毕业时,她很轻松地在英国找到两份兼职的口译工作,这让她觉得英国的就业前景还比较乐观。于是,在完成学业短暂回国后,她又申请了“PSW签证”,准备回英国求职。她当时的想法是,在英国工作,一方面可以积攒一些海外工作经历,另一方面,如果能顺利工作满5年,就能拿到英国的永久居留权。可是,当她今年4月回到伦敦时,发现整个就业环境变得“非常不景气”。
在接下来的半年里,除了偶尔做一两份兼职工作之外,她每天必修的“功课”就是上网寻找招聘信息,但投出的简历大多都石沉大海。
事实上,截至2012年8月,英国本国人的未就业率达7.9%,这让很多英国年轻人也深感压力。刘琦说:“连伦敦本地的朋友也颇为夸张地抱怨说,投1000份简历,能收到一个回应就不错了。”
本国人求职尚且如此困难,非欧盟国家的留学生在英国面临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刘琦说,英国就业市场提供的职位,分为“永久性”和“合同制”两种,其中“永久性”职位占多数。而非欧盟国家留学生持有的“PSW签证”,只允许签证持有者在英工作两年,因此,很多“永久性”职位的雇主都不愿意将岗位提供给手持“PSW签证”的留学生。即便是属于“合同制”的很多岗位,也只有在证明英国人和欧盟国家的人无法胜任时,才会提供给非欧盟国家的人。
因此,非欧盟国家的留学生,毕业后要在英国找到一份工作并不容易,要找到一份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就更难了。
刘琦说,她身边的很多中国留学生,都在一些零售店担任售货员和导购。“中国游客越来越多,一些商店需要会说中文的店员。这种工作的平均年薪税后大约为1.5万至1.6万英镑,其实也够养活自己。”即使这样,刘琦本人还是不愿意去从事导购这类工作,她不想自己的专业知识被浪费。
考试培训小助手
本科留学qq:436560382
研究生留学qq:437946603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