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留学三大考,哪样适合你?

http://liuxue.eol.cn  来源:  作者: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2010-03-10    

  新托福(TOEFL)、雅思(IELTS)和赛达(SAT),是目前英语国家出国留学的三项主要考试。这三类考试有何不同,分别适合哪类人群?该如何报名?又该如何着手备考?本刊特别为你提供一份留学备考指南——

  新托福——

  新托福考试是网考,通过电脑在线进行,满分为120分,分别为口语、听力、阅读和写作四部分,四个单项各为30分,采用1分进制。口语和写作部分的测评通过ETS在线评分系统进行人工评分,3至6名考官同时评分,以最大限度地确保成绩的公正客观性和可靠性。

  【报名流程】

  打开浏览器,登陆“教育部考试中心海外考试报名信息网(http://www.etest.edu.cn/),并点击左侧栏目中的TOEFL就可进入报名页。当然,也可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www.etest.edu.cn/,直接进入托福网上报名系统。

  1、考生首次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托福网考网上报名系统,需先注册为用户,并创建个人档案。完成这一步,您需要提供的个人资料有:姓名、证件号码、邮寄地址、电话号码和电子信箱地址,并为自己设置密码用来以后登陆个人档案。

  2、提交个人资料后,教育部考试中心报名系统会分配给考生得一个NEEAuserID,请牢记这个NEEAuserID和密码。建议您将它们妥善保管。

  3、用刚才注册的用户名密码登陆,就进入了”我的首页“,在里面进行考试注册、更改等。

  4、注册之后要等待1到2分钟让这个ID和ETS网站挂钩。

  5、要先付款,才能注册,并通过网络进行考试。

  【备考建议】

  1、最好提前3-4个月准备。一本好的词汇书是必不可少的,每天对所背的词汇进行复习和总结。因为你在做词汇题时如果能遇到你熟悉的词,可以节省你会到文章中去看上下文猜词的时间。

  2、从理解文章的结构开始理解文章。托福考试的阅读文章都是北美校园基础课程的文章,基本没有做过改动。所以文章的结构是完全按照美式作文的五段法,考生只要用这样的方式去分析每一篇文章,就会发现其结构大同小异。

  3、积累背景知识相当重要,做新托福阅读题的同时,也应多阅读课外读物,原版杂志。

  4、在复习的最后阶段,做模拟练习题是必不可少的。比较推荐的模考软件有Barron,Kaplan以及一些比较权威的模考网站。报名时,托福官网提供的那套不完整的模考题,也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雅思——

  IELTS(雅思)考试分为两种类型,学术类和培训类。这两种类型的考试均由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四部分组成。其中,学术类和培训类的听力和口语使用相同的试题,阅读和写作使用不同试题。

  中国大陆的考生可以使用居民身份证或护照报名参加考试,但临时身份证不能作为报名考试的有效证件。

  【报名流程】

  请访问教育部考试中心IELTS报名网站(http://ielts.etest.edu.cn),通过4个步骤报考IELTS考试。

  1、注册成为NEEA的用户;

  2、选择一个考试中心,预定考试名额;

  3、填写IELTS考试申请表格;

  4、交纳IELTS考试费用。

  【备考建议】

  建议考生在一年时间内做好规划,大体分成两个阶段,上半年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建议在了解了雅思考试的基本情况之后,可以有选择性地参加英语基础类课程培训,如新概念或语法,或听力口语。此外,在课堂学习的同时,应自己去搜取各种素材进行广泛的阅读。

  建议阅读一些西方比较知名的出版物或者是报纸、杂志。平常多听听英文的电视、电台节目。这样让自己的听力、阅读和写作有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如果有机会也可以多参加一些口语角,去练习口语。半年的基础打牢之后,可以考虑在下半年去参加雅思强化班的培训,更加有针对性地准备雅思考试。在培训过程中,可了解雅思考试的特点、应对方法、备考规划。

高考后留学?出路?!免费咨询热线:010-58443520

考试培训小助手

本科留学qq:436560382

研究生留学qq:437946603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