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奥地利大学面临"德国学生潮" 不收学费是诱因一

http://liuxue.eol.cn  来源:  作者:光明日报  2009-10-21    

  近日,关于德国学生大量涌进奥地利大学的报道不断见诸奥地利媒体。

  目前正是奥高校学生注册的时期。去年冬季学期,奥全国有在校大学生24万人,今年注册大学生将同比增长20%以上,在校大学生人数直逼30万,创历史最高,其中外国学生和有移民背景的学生占22.5%,而德国学生更是大量增加,占了奥地利外国学生的近一半。

  据分析,奥地利大学不收学费,对医学等热门专业没有入学限制,奥德又都讲德语,是导致大量德国学生到奥地利大学就读的主要原因。有统计显示,德国学生占奥地利在校大学生的比例已从2000年的2.6%上升到2008年的7.3%。去年,在维也纳兽医大学、因斯布鲁克医科大学,德国学生的比例超过20%,萨尔茨堡大学的德国学生比例为15.5%、因斯布鲁克大学的德国学生比例为10.7%。预期新一轮德国学生的浪潮正在以更大的强度涌向奥地利大学。

  由于德国进行中学学制改革,把文科中学的学制从9年压缩到8年,德国部分地区将在2010年和2011年出现9年制中学生和8年制中学生同时毕业的状况。如巴伐利亚州的应届毕业生将从5.65万人猛增到9.06万人;巴符州的应届毕业生将从6.45万人增加到8.69万人。虽说德国政府已采取措施扩大德国各高校的招生能力,但扩招部分仍不能满足需要。所以,今后几年可能还会有更多德国学生来奥地利求学。

  面对德国涌来的生源,奥地利高校无论在经费保障、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处于无力招架的状态。为缓和德国生源对奥地利大学的冲击,部分奥高校校长主张向德国索要经费补偿。他们的理由是德国政府对扩招的学生是给“人头费”的。既然德国学生来到奥地利,其“人头费”也应缴给奥地利大学。而这种做法也有先例。北欧五国从1996年开始,为相互接收大学生进行结算,并给接收多的国家以经费补偿。

  不过,奥地利政府并不赞成向德国索要经费补偿,担心此举可能与欧盟的有关规定不符。负责高等教育的奥科学部长汉恩主张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严格入学条件。一些热门专业、尤其是德国有限制的一些热门专业,奥地利也应采取相应限制,如提高入学分数线等。二是要加大对入学青年的专业和就业前景咨询,使年轻人在上大学前就了解相关情况,帮助其作出选择。目前已在3个州试点。三是主张恢复学费制度。奥大学过去一年的学费收入虽只有1.5亿欧元,但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缩短他们的学习周期。学费收入可以作为对困难学生的奖学金。他认为,一旦奥地利像德国一样收学费,德国来的学生就会相应减少。但此举需要奥政府内执政伙伴的同意。从目前情况看,近期恢复学费制度的可能性不大。

  此间观察家指出,眼下,奥政府正在同各大学谈判2010年至2012年的政府高等教育预算分配方案,涉及金额80亿欧元,其中约50亿欧元按各校的“绩效”进行分配。“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一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场争论。

高考后留学?出路?!免费咨询热线:010-58443520

考试培训小助手

本科留学qq:436560382

研究生留学qq:437946603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