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08年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招硕士学位招生简章

http://liuxue.eol.cn  来源:  作者:中教国际俄罗斯项目办  2007-12-04    

  招生计划:目前国内俄语本科生自费赴俄申请直接读硕士的趋势日益扩大,而学生到校后面临语言能力的测试,很多学生还没适应当地语言环境,因而考试没有通过,多增加一年预科的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建议有俄语基础的学生,提前2-3个月到校进行俄语提高,主要以口语、听力为主,熟悉校园环境,提高语言交流能力,了解考试形式。

  招生条件:俄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届、往届均可申请。

  招生专业:俄语、新闻、国际关系、管理、社会、经济、哲学

  学制:2年

  报名时间:2007年12月~2008年5月

  赴俄时间:2008年6-7月

  学习形式:自费留学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简介:

  简介: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又称为列宁格勒大学创建于1724年,坐落在涅瓦河北岸与冬宫遥相对应,是俄罗斯最最古老的教育、科学及文化中心。这所大学同国立莫斯科大学一样享有俄罗斯"民族财富"的美誉。多年以来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培养出无数名在俄罗斯乃至世界科学技术方面极具影响力的科学家,其中包括获得诺贝尔奖者就有7名,现俄罗斯总统普京叶毕业于此校法律系。

  大学环境:预科系位置不是特别繁华,但很适合学习,教学楼里有小吃店,书店。大学经常组织学生旅游,参观市内历史名迹和市外郊游。宿舍周边有一个商店,可以买到食品和生活用品。一楼有人全天值班,管理很严,住宿条件很好,房间里有电视和冰箱,可以申请电话,有网线,可以上网,中国学生集中住宿。

  圣大优势:世界排名前三十、280年建校历史,是欧洲最古老大学。培养了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现俄罗斯总统普京毕业于此校法律系。大学知名度高,教学严谨,管理规范,专业设置丰富,宿舍充足,接收学生能力强,在国际教育界享有崇高声誉。住宿条件良好,管理规范。

  报名单位: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 俄罗斯项目办

  暨 圣彼得堡大学驻中国代表处

  报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 建外SOHO 16号楼28层

  邮编:100022

  咨询热线:010-58698685、58782918

  乘车路线:

  ★乘地铁一号线国贸站下车出C口,往西150米,中环世贸大厦南面。

  ★乘公交1、4、9、37、48、52、120、728路国贸站下车,中环世贸大厦南面。

  报名手续:

  1. 护照正本

  2. 护照照片2张

  3. 身份证复印件

  4. 本科毕业证、学位证、成绩单的三项复印件。(应届学生下发后补交)

  5. 个人简述

  费用(2007-2008): 

俄语 6000USD
新闻 224000卢布
社会 106000卢布
国际关系 174000-189000卢布
管理 238500卢布
经济 207000卢布
哲学 120000卢布

  语言进修班:480美元/月
  住宿:120美元/月
  医保:120美元/年

  成功案例:

  柯姗,来自湖北,05年华中师范大学俄语系毕业,专业8级,在父母的支持下赴圣彼得堡大学求学,主修新闻专业硕士课程。初到圣彼得堡时,学生并没有因为俄语8级而感到交流上快乐,也没有语言上的优越感,第一次语言考试并没有通过,她通过语言班的学习,自身的努力,在三个月之内完成了俄罗斯语言中心的考试,目前已经成为一名圣彼得堡大新闻专业优秀的毕业生。


  刘迪,来自黑龙江,07年第二外国语学院俄语系毕业,专业8级,由于国内考研英语成绩不理想,决定赴俄留学。通过我们与学校沟通工作到位,他顺利地进入俄语专业硕士课程。

  刘明辉,来自黑龙江,曾在俄罗斯赤塔国立师范大学学习音乐教育,回国任四川音乐学院教师。07年通过我中心办理,目前他是莫斯科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硕士班学生。他说:"在俄罗斯学习的时光非常美好,他希望再回到俄罗斯的大学生活中去"。

  尤芳怡,来自宁夏,西北民族大学俄语系07年毕业生。专业4级。在大学里经常与外教老师聊天,了解许多俄罗斯的当地民风民情,去俄罗斯一直是她的想往。父母多次与我们沟通,希望直接读研,担心语言考试不通过,又想节省留学的成本。按我们的建议学生早到学校强化语言,在她积极而努力的学习中,俄语交流的能力大大提高,一次通过考试。现在是圣彼得堡大学俄语系研一的学生,她的课题是:古代俄罗斯文学。我们祝她学业蒸蒸日上。

高考后留学?出路?!免费咨询热线:010-58443520

考试培训小助手

本科留学qq:436560382

研究生留学qq:437946603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