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留学俄罗斯,感悟老歌韵味

http://liuxue.eol.cn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2011-01-14    

  看着俄罗斯电视一台重播的“战争歌曲晚会”,突然发觉那些往日里让我眼眶酸楚、肤紧粟起的老歌,今天听起来却有些索然无味。显然,经过流行歌手的精心包装和电声配器的改造,那些曾经至纯至美的歌曲如今已经改头换面,我虽竭力张合鼻翼却再也嗅不到一丝往昔的味道。但是节目终场的一幕却还是让我重拾久违的感动--结束曲《胜利日》按往常惯例还是由著名歌手列夫.列欣科(ЛевЛещенко)唱响,此时电视镜头则聚焦在几位正在拿手绢抹眼泪的老太身上。一股慨叹跌宕于胸:经过那场艰苦卓绝、血雨腥风的战争,挨过那段旷日持久、饥寒交迫的围困,她们就像山崖上岩石夹缝中坚强生存下来的小草,尽管岁月之刀把她们刻画的弯腰驼背、满面沧桑。她或许曾是位翱翔苍穹、搏击长空的飞行员;她或许曾是位救死扶伤、不畏喋血的女护士;她或许是位坚忍机智、百发百中的狙击手;她或许只是一位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普普通通的列宁格勒市民!但无论是战士还是市民,饱经战争创痛的她们都是伟大的,是值得尊敬的!

  前天去老师家中上声乐课,其老母亲拜托我帮着在因特网上搜索一下有没有在卫国战争中失踪的堂兄的消息,时隔大半个世纪,虽没有生还的奢望,但她仍坚信能借助现代化手段找到一些线索。当老人拿出那张纸色泛黄的“战场失踪通知书”的时候,我感到了一种莫大的压抑和沉重--难以想象亲人们收到这张通知书时的悲恸和哀伤!在网上的搜索无功而返,我的心中充满着伤感、失落和无名的愧疚。沧海桑田、岁月变迁,或许,是在高加索的山岗、是在华沙的高地;或许,是在捷克的旷野、是在柏林的废墟,这位普通的红军战士早已与大地融为一体,化作无名坟头的一颗蒿草,日日在朔风中招摇,虽经岁岁枯荣,却仍翘首向自己的父母之邦张望!

  喜欢那些素朴无华的战争歌曲,是因为饱经战火蹂躏的人民对胜利、对和平的渴望至真至纯;是因为远征战士们思念家乡、挂念母亲的情感至真至纯;是因为胜利和重逢的笑容与拥抱至真至纯;是因为凝结着失去亲人痛苦和为祖国牺牲之荣耀的泪水至真至纯……《喀秋莎》、《暗夜》、《道路》、《窑洞里》、《无名高地》、《最后的战役》……首首皆为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佳作!遗憾的是今天新生代歌手们搔首弄姿、故作深沉的演绎令人心生厌恶,曲解、浅涉和个人表现替代了应有的深情吟咏,从而大大削减了歌曲的内涵和震撼力。诚然,开着“宝马”、“奔驰”的明星难以领会半个世纪前坦克手们的内心世界,住在豪宅别墅里的他们也的确很难与从蚊虫叮咬、子弹呼啸的猫耳洞里传出的歌声产生共鸣,但是人类共有的朴素之爱和本真情怀难道就如此难以战胜扭捏作态、喧宾夺主的浅薄意识和自我形态?

  除了古典音乐会,俄罗斯人在欣赏一般意义的音乐会(比如公益性质、流行范畴、民族风格等等)时有一个特有的习惯,那就是随着台上歌手的演唱自己也在台下随着唱,据我细致观察,他们当中无论是老者还是年轻人竟然基本上没有歌词上的错误(这显然不是经过提前排演的作秀。笔者作为歌手也经常会忘记歌词)!可是今天,那些鬓发如霜的老者没有唱,女人们不停地低头拭泪,男人们也难捱泪水,只是任它在面庞上肆意流淌……尽管这已不是他们熟悉的嗓音和挚爱的风貌,但是旋律如故、情怀依旧!只是他们没有唱,也可能是泪水哽咽了喉咙……其实,有时沉默才是最动人的歌!

高考后留学?出路?!免费咨询热线:010-58443520

考试培训小助手

本科留学qq:436560382

研究生留学qq:437946603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