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留学生的内心有多煎熬
2025-05-12 10:51:47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同学们您是否也想知道期末考试,留学生的内心有多煎熬,这个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呢?相信你通过以下的文章内容就会有更深入的了解,话不多说,接下来就跟着中国教育在线小编一起看看吧。
01最后一节课最后一节课宣告着自欺欺人的肥皂泡的破裂,再也不能告诉自己期末考试还很遥远了,学生内心变得又敏感又焦虑。课程内容一般是presentation大集合,或review session,一边听课,一边翻书,总会感到新奇,什么时候自己学了这么多的章节。最早的那些章节看起来又熟悉、又陌生,有些名词好像是第一次见,“天,我这样要怎么考试,”不禁喃喃自语道。最近学的章节倒是有点印象,但是那道上课特意讲的很长很长的练习题,现在还是模模糊糊的。
更糟糕的是,有时候教授落后于syllabus的进度,即使是最后一节课,还是在讲知识点,而且讲得还飞快:“这里和前面很像,大家自己看就行。”越上这种课越是惴惴不安,感觉自己是一只被捏住脖子,往里面塞食物的鸭子,还被期待着下出个金蛋来。课堂最后的15分钟,教授总是很老套地问:any question? 这时候,整个教室的氛围变得更加凝重了起来,大家的脸上都投着一些阴影。02学霸学渣环顾四周,总能发现一些陌生的脸庞,那些同学很少出席,只有在考前的最后一节课才能看到其庐山真面目。他们最喜欢问的问题是:“教授,期末考试难么?” 教授的标准答案也是:“学校对我有均分的要求,如果大家都考得很差,我会curve的。大概和分享给你们的sample question的难度差不多吧。”那些上课活跃,看起来非常厉害的学霸们看起来也怀着心事,他们的声线里带着一点焦虑,而且问的问题也非常高端,通常是用术语组成的,有时候还能点出具体的章节,然后教授也拿术语和例子回答他们。围观群众不禁背后一凉,我连他们在讲啥都不知道,会不会很重要呢?
上课时积攒的自我怀疑与担心在下课铃时,瞬间爆发出来。大家都纷纷苦着脸抱怨着:心态崩了,心态崩了。更值得玩味的是,无论是谁都被期末考的阴影所笼罩着,毫无例外。那些大神们担忧着自己能不能发挥好,保住自己的高绩点,这样才能拿奖学金,申请到好学校。大神习惯性地质疑自己是不是知识点掌握已经无懈可击了,百密一疏的可能性就像一把冰冷的匕首搭在温热的脖子上。我得做到完美才行,到最后也要保持才行。那些学渣们的想法则更为现实,他们会细心地按照syllabus上的权重,按着计算机自言自语:“哎,我得考到63分才能勉强过关,假如教授给我80%的参与分的话。更保险的分数是72分。"他们算完之后,把计算器一扔,往后一仰,猛抓头发,”苍天啊。救救我吧,这可怎么考?“几秒钟后,学渣的眼睛又滴溜溜地转了一圈,提议道:”大家要不要组一个学习小分队,求大腿,求罩啊!“
03考试时光并不能听见学生的心声,兵荒马乱地考试月如期到来,也意味着更大地压力,更深地绝望与自我怀疑。有那么一刻,我想起考雅思时的自己。Final时更在意的是“Pass”,考雅思时在意的却是“promotion”。那时候为了心目中的名校,语言能力每天都在提升。心态的不同,会给每个在纠缠的人带来不同的生活状态。向上的状态下会做出更利于自己的选择。比如我选择雅思来国外,避开了生僻词汇和变态的听力,做了更符合自己的schedule,“更容易”地拿到了分数,等等等等。最折磨人的日程则是,先考一门,隔了一阵子,连着考好几天。中间的一阵子喘息时间特别容易触发拖延症,让人觉得花好月圆,韶华已逝,为什么要复习和学习呢!!
但即使看起来很潇洒,内心还是会想着不久要到来的大考,焦虑在胸口嗡嗡作响。就像在大海上漂流的海员实在忍不住太渴,开始大口大口灌海水一样。明明知道不应该这个时候打牌、玩游戏、聚会,只有这些娱乐项目才能暂时压抑住内心沸腾翻滚的负能量。休息了几天之后,惰性就慢慢爬上来了,直到考前的一两天才幡然醒悟,冷汗淋漓。然后排山倒海而来的自责感与愧疚感几乎要把人淹没。
04挣扎考试月里熬夜、长时间学习、饮食不规律、日夜颠倒等简直是家常便饭。24小时开放的图书馆里,绝望与自我怀疑的幽灵在飘荡着。这些负面情绪有时候是因为任务量太大,几乎没有希望按时完成:有些课程教授只提供非常简单的课件,或者直接不提供,这边意味着教材是唯一完整度高的复习资料。然而国外的教材除了贵出天际,还有废话多,延伸和例子也很多的特点,信息量太大而且不容易抓重点。往往一章节能达到70-80页,看到密密麻麻的英文小蚯蚓,不禁眼前一黑。
关于“期末考试,留学生的内心有多煎熬”以及相关内容,这篇文章中国教育小编先介绍到这里了,如果你还想关注更多,那么可以继续接着关注其他文章了解。
>>免费领全球留学白皮书,了解各大学报考条件、费用、开学时间、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