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学子经验谈系列一王书涵
http://liuxue.eol.cn 来源: 作者: 2013-05-31 大 中 小
背景介绍:王书涵,山东大学威海分校金融学学生,2009年8月赴美加州州立圣贝纳迪诺分校学习金融专业。于2011年6月27日到中国。2012年秋季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2012年全美大学排名第13名)攻读硕士学位。
不知不觉已经完成了在加州州立圣贝纳迪诺分校2年的学习,我刚刚回到了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准备开始我的大四生活。2年一晃就过去了,仿佛我都没有足够时间去体味刚到美国的那份新鲜感。美国的学习生活相当的紧凑。隔三差五的演讲和测试让人们难以招架。不过,当我真正熟习了美国的教学方式后,我发现其实相对国内在美国学习是更加简单的。说实话,我并没有在学习上花过多的时间,我反而是把更多的精力用来了解和探索美国的社会和文化。总的来说这两年的经历是宝贵的,对于语言也好,对于阅历也好。一定要说在美的经历改变了我什么,我反倒是觉得最重要的是它让我成熟了。在我主观看来,事物可以笼统的分为3类:身外之物、身上之物、身内之物。既然是身外之物,自然无需追求,所以无需谈及。身上之物便是我说的语言和阅历之类的。它们是人们用来丰盈自己、展现自己的途径。然而身内之事才是自己内心的感悟和体会。在美两年我体味了收获的喜悦、孤独的心酸、希望的温暖、挫折的失落。这些时刻活动在我心里的东西让我反思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我像一个孤军作战的战士,收获着一个人奋斗来的喜悦,也承担着一个人失误所带来的失落。所有事情都要靠自己的感觉催促着自己变得独立和坚强。然而日益坚强的外表里却更能体会到家庭朋友所能带来的那份温情。我曾经讥笑自己的不懂珍惜,也同时为自己意识到这一点而感到高兴。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不愿意大谈语言、学习、文化的原因了。因为那些是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到的、有大脑的人都能学习的。可是我内心的微妙变化是属于我自己的,或许也是属于每一个留学生的。所以我愿意多谈谈这些。我并不是一个那么感性的人,可我不得不用自己的一个例子来阐释一下留学中片刻的辛酸。那是在新年夜,我们一群中国留学生party到深夜。一切都带着浓重的喜庆色彩,就像和国内一样。然而当我一个人回到宿舍的时候,我才意识到那种不一样和那种无法弥补的缺憾感。我快速的打开QQ想看看家人是否在线,不过刚开启QQ便被一个腾讯公司制作的新年广告给吸引了。广告名字叫做“弹指间,心无间”。其主线也是依托留学为背景而展开的。其中一个片段是,一个在美留学生在新年夜和年迈的父母视频的景象。这一切对于当时的我是再恰当、再熟悉不过了。一份酸楚之情让我难以入眠。我相信这也是所有留学生们都能感受到的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然而,正是这种感觉让我真正静下来去反思,反思人生中对我真正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我的答案现在是明确的,是我周围的人们。世界本是客观无情的。对于一个地方的眷恋或是一些事情的期许都源于和那个地方或那件事情相关的人们。换句话说,是我重视的那些人让我对一些客观无情的事物萦系非常。现在的我,更愿意去倾听父母的话,更享受和朋友们在一起的过程,也更宽容和体谅他人,因为我知道它们是我快乐的源泉,是我生活的色彩。到如今,我已经考完了美国商学院所要求的硕士生入学考试了,并且也再一次拿到了新的托福成绩。没错,我已经准备好再次踏上求学之路,返回美国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人们可能会问我,既然我都那么留恋国内了,为什么还要选择出去。我只能说,无论多留恋走过的风景,人总该是要向前看。不过这次出国,我的心态已经完全变化了。不再是当时一味的新鲜刺激感,而是踏上了有着明确目标和方向的征途。我总觉得人的一辈子其实总要的就那么几步,不求一马当先,但总该在关键时候迈开步子跟上时代的节奏。我把我此次美国之行看作非常关键的一步。如果我当时没有决定赴美留学,现在的我很可能整天宅在宿舍玩电脑呢。这段经历真真正正的改变了我。不是说我学到了多少先进的,国内所接触不到的知识,而是我对于自己的定位和努力的方向的确立。至少我不再感觉到茫然,我知道自己要出国读研,然后回国工作。写到这里,我渐渐感觉到有些伤感了。许许多多在美国经历的事情和遇见的人都浮现在我的脑海里。鲜活的记忆、独特的经历是那么的值得我回味。每每我因为回忆而伤感的时候我都会告诉自己,我正在因为这些经历而成熟而丰富。
另外,我就说说在美国上课的感觉吧。说实话,在我个人而言,我觉得美国上课确实比中国的内容简单非常多。然而英语的问题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也不大。那么在如此一个宽松的环境当中,学好学坏就完全是凭自己了。可以说美国的教育环境绝对是宽松自由的,然而却是丝毫的不松懈怠慢。那我自己的一个例子来说吧。我作为唯一的一个中国学生去上美方的高级写作课程。老师虽然知道我的背景和我的语言能力,却不会应为这些降低对我的评分标准。交了一两次作业之后,我发现这堂课属于怎么也不可能挂科,然而想考好又是非常困难的那种课程。当时我一心就想把课程修成A,但是貌似这个目标有点太渺茫了。即便如此,我也开始了我隔三差五找老师交流的旅程。这样一来,我可以在其他学生教作文之前和老师至少多交流2到3次。也就是说,我修改的机会也随之多了很多。最后,我以全班最高的A-过的这门课。不过,全班最低的也有C。面对这么一门课程,能否学好完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间。我反过来看,我自认为这节课对我的价值是非常非常大的。因为一个好的文笔在将来研究生的学习,或者工作过程中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考试培训小助手
本科留学qq:436560382
研究生留学qq:437946603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