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强调,“内蒙古是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加快构建体现内蒙古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发挥好能源产业优势,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主动对接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战略需求,着力推进风力发电工程技术高水平专业群高质量发展,在祖国北疆大地上书写“北疆工匠”的人才培养新篇章。
用心凝聚教育向心力
让职教“硬实力”托起学生梦想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开发“北疆文化+”课程思政体系,将蒙古马精神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激发学生树立热爱内蒙古的自豪感和建设内蒙古的责任感。以“红色文化浸润工程”为抓手,构建“研、学、践、创”四位一体红色育人体系,形成“育人先锋工作站”特色品牌。开设“夜学课堂”。开展“思政教育”夜学课堂学习活动,通过“讲座升华学”“视频观摩学”“融入实践学”等多种形式,引导全体学生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建设大学生思政教育新能源实践基地。发挥基地铸魂育人作用,通过校企联建、联学等方式,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引导大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创造。
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
当好人才培养的“发电机”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服务区域经济和能源行业发展的双重目标,通过校企共建课程体系、共享资源平台、共育师资团队,推动专业链与产业链深度耦合,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新能源产业需求侧精准对接。聚焦风能、电能、氢能、储能等战略新兴领域,创新“工学交替、岗课赛证”融通的培养模式,为区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注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新动能。
开发生产性实训项目。精准对接内蒙古风电机组智能装配、智慧运维产业,打造“数智赋能+风电运维”专业生态,以风电场运维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依托新能源现代产业学院,开展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工匠班培养。按照高水平专业群岗位能力要求,校企合作开发生产性实训项目,实现工学结合、真岗实做。校企双师指导,学生在校完成校全部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同时取得高压低电工操作证、高处作业证书后,进入学徒制班职业技能培训教学阶段,学徒制班课程分企业定制课程、企业安全规程课程、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三个部分,替代学校现行的三年级教学课程。学徒制学员经考核合格即可进入企业风机助理工程师工作岗位,达到企业风机运维助理工程师的岗位技能标准。
制定满足技能人才终身学习的教学体系。同新能源龙头企业深度合作,与北京有利康达成立新能源现代产业学院,校企双主体以“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资源共享”为基础,对接专业群岗位标准,针对在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等不同人群,制定满足技能人才终身学习教学体系。针对社会劳动力、企业在岗职工培训,开发“需求描述—专家指导—混合学习—鉴定领证”的订制式学习模块,帮助学员建立自己的学习社区,实现育训一体。
为产业发展输送“定制人才”
让职教“金字招牌”熠熠生辉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战略,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新生态。通过创新“岗位导向、课证融通”学徒制培养模式,实现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衔接。按照企业需求,制定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双主体育人,通过学徒培养,建立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互通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将相关专业课程考试与职业技能等级考核统筹安排、同步推进,实现课证融通,拓展学生就业创业本领,近年来,为自治区乃至全国新能源产业,培养毕业生1500多人,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8%,当地就业率80%以上,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荣誉感,社会服务意识显著增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明显增强,就业对口率80%以上,第三方麦可思数据显示毕业生起薪7000元以上。毕业生双证率达90%,多证书率50%以上,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明显提升。学生技能水平达到参赛水准,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1项、自治区选拔赛获奖23项,获得金砖国家技能大赛国际赛银奖1项、国内赛获奖3项。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建成《能源利用与创新思维》等专创融合课程6门,学生积极参与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校企合作科研项目,创新创业大赛学生参与度达70%,获创新创业类大赛奖项29项。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张雅晶)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