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破除专业壁垒,清华大学15个书院培养通才全才
2025-07-03 14:18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5月30日,清华大学宣布成立无穹书院、紫荆书院、自强书院和水木书院四个新书院。至此,清华大学已有15个承担本科生培养任务的书院,预计2025级本科生中近60%将进入书院培养。

什么是“书院”

  所谓的“书院”,是一种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教学管理制度,通过落实本科生导师制、加强通识教育课程,拓展学术及文化活动,促进学生文理渗透、专业互补;可以说,书院承担了“学院”除了专业教学之外的其他任务,鼓励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混合住宿、互相学习交流,建设学习生活社区,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融汇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

清华大学的“书院”

  为破除专业壁垒,培养多领域知识融合的通才全才,清华大学从2014年开始探索书院建设,通过不同院系间的“交叉共建”,推动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学习。

  2014年,清华大学成立第一个本科生书院新雅书院,开启了书院建设的探索阶段。

  2020年,为更好地落实国家“强基计划”,清华大学成立致理、日新、未央、探微、行健五个实体书院,打破专业和院系界限,以书院制培养覆盖清华近三分之一的本科生。

  2021年,清华大学成立求真书院,并将之前成立的“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计划”与“数学英才班”纳入书院统筹管理。

  紧接着,为培养顶尖工科创新人才成立为先书院,为培养全球绿色发展引领者成立秀钟书院,为培养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引领者成立笃实书院,为培养数智社会的引领者成立至善书院。

  今年,进一步拓展书院覆盖的学科领域,成立无穹、紫荆、自强、水木等4个书院。

  清华大学根据不同学科、人才的特点,创立15个面向本科生的书院,这些书院充分发挥清华综合学科优势,持续推进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通专融合的本科教学体系建设,为国内高校实行“书院制”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新雅书院

  新雅书院,成立于2014年9月27日,是清华大学为探索世界一流本科教育而设立的第一所“住宿制文理学院”。面向全国高考招生,高考报考专业为“文理通识”,文理兼收(不是单招文科生),招生规模为每年120人左右。

  书院学生在大学入学时不分专业,进入书院后首先接受以数理和人文为核心的特色通识教育,一年后学生可依据个人志趣自由选择清华各专业方向(八年制临床医学、美术学院专业除外)接受专业教育,也可选择新雅书院自设的特色交叉专业——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CDIE)、心理、脑与认知科学(MBM)。

致理书院

  承担“强基计划”中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致理书院依托清华理学学科强大的教研资源,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打造书院特色培养体系,实现宽厚基础课程、精深专业课程、创新科研实践等培养环节的有效融合贯通,旨在培养过程中夯实基础、拓展通识、促进交叉、强化创新。

日新书院

  日新书院专注强基计划中历史学、哲学、汉语言文学和古文字学方向的本科人才培育工作,其中哲学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基地。2022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招生和人才培养工作正式启动。2024年,英语专业(外文实验班)和日语专业本科招生与人才培养工作正式启动。

  日新书院将秉持“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宗旨,强化“宽口径、厚基础、重交叉”的培养理念,重点依托人文学院、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外文系的优质师资,充分利用清华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着力营造潜心育人、师生从游、濡染观摩的书院式教学环境。

未央书院

  未央书院主要负责“强基计划”数理基础科学(含工程衔接方向)专业的理工双学位本科人才培养。着重突出数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在学生未来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结合对学生在工程衔接方向的志趣引导,在国家亟需而清华一流的工程专业方向上,发挥清华大学的工科优势,积极探索“理+工”双学位的本科育人新方式,规模化培养数理基础扎实,发展潜力深厚,创新能力突出的理工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探微书院

  探微书院作为清华大学为落实教育部“强基计划”而成立的书院之一,承担化学生物学(含工程衔接方向)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聚焦现代化工和新材料、工业生物技术、生态与环境保护、生物医学技术和装备、生物医药等国家战略性关键领域,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具备坚实的化生基础、突出的创新意识,能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有机融合,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拔尖创新人才。探微书院采取本研贯通的培养模式,在本科阶段,夯实同学们的化学生物学理科和相关衔接专业的科学基础;在研究生阶段,立足相关衔接方向的学科前沿开展创新研究。本科毕业时符合清华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要求的学生,可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行健书院

  行健书院负责理论与应用力学(含工程衔接方向)专业的人才培养。行健书院秉承清华大学“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人”之育人目标,依托精心构建的书院培养体系,涵养创新思维,拓展成长空间,“力”助学生行健致远。聚焦智能科技、航空航天、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宽口径、厚基础、广交叉、重创新”领军人才。

求真书院

  2021年,清华大学成立求真书院,致力于培养数学科学领军人才。求真书院由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担任院长,统筹实施“数学领军计划”和“数学英才班”项目,并定期举办数学、物理、信息学等学科竞赛及学术交流活动,推动拔尖数学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为先书院

  为先书院是清华大学首个聚焦工科领域交叉创新领军人才培养的书院。书院瞄准信息科技、智能工程、低碳能源、生命健康四个交叉工程方向,构筑“宽厚基础、工程实践、探索研究”三要素融合的培养体系,践行“师生从游、滴灌培育”的教学模式,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需求,培养定义未来的科技领导者。

秀钟书院

  秀钟书院以培养全球可持续发展前沿科学技术的引领者为使命,面向数字地球、智能感知、气候变化、新兴能源、战略资源、生态环境、智慧城市、战略产业、绿色经济、全球治理、未来空间等关键领域,培养“强技术、融信息、懂经济、善管理”的多边形人才。

  秀钟书院打破传统学科专业界限,设置资源能源与气候变化、环境系统与信息技术、可持续城市与生态空间、绿色经济与全球治理等4个多学科深度交叉融通的培养方向,满足培养要求的学生可获得交叉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学生也可选择传统专业开展学习,获得相应学位。

笃实书院

  笃实书院将充分整合航天航空学院、工业工程系和软件学院的教育教学资源,以大国重器和重大工程为深度实践场景,通过开放的课程体系、融合的系统实践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帮助学生夯实数理基础、掌握智能技术、建立系统思维,成长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引领者。同时,其依托产学研资源,构建跨学科进阶式创新实践体系,邀请企业深度参与实践教学,提供校内外“双导师”指导。

至善书院

  至善书院是清华大学为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而设立。面向数字智能时代,融合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统计与数据科学等学科,创新“政经社x数据的育人模式,强化社会科学的理论基础与问题意识,培养具有广阔社科视野、掌握前沿数据分析工具、具备社会责任感的数智社会引领者。

无穹书院

  无穹书院是为响应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面向人工智能时代人才培养需求而设立的创新型特色书院。书院汇聚全球顶尖学术力量与产业资源,以 A核心素养为基石打造“A1+”的创新培养模式,打破学科壁垒,让 AI与科学、工程人文、医学等领域碰撞出变革的火花,营造一个技术力、创造力与领导力协同进化的成长生态,在基础研究与产业升级两个维度引领智能创新浪潮。

  书院以“数理奠基、智能素养、问题导向、协同演进”为核心培养理念,打造最具清华特色、最契合 AI 时代人才需求的“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培养体系。

紫荆书院

  紫荆书院开创性地将艺术创意教育融入传统工科培养体系,打造"科技+艺术"的跨学科育人模式。书院以培养国际工程创新领袖为目标,重点塑造学生的跨文化协调能力、创造性思维和跨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引领全球工程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自强书院

  自强书院创新构建"智能+工科"教育体系,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聚焦智慧能源领域人才培养。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方案,着力培育具备系统思维、创新能力和领导素质的能源领域战略型人才。

  水木书院

  水木书院开创"AI驱动的工程+管理"特色培养模式,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工程发展前沿。书院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育人机制,培养能够驾驭复杂系统工程、引领产业变革的未来工程领军者和战略科学家。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5-06-30 11:21
SRC-1504528552 2025-06-23 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