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大连理工大学校长贾振元在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以奋斗之姿谱写青春新篇章
2025-09-01 16:42
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亲爱的新同学们,

  各位家长、老师: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隆重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共同见证来自全国各地的6353名本科生、6213名硕士生、1655名博士生,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78个国家的889名留学生新同学圆梦大连理工大学。在此,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代表校党委书记项昌乐院士,向全体新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祝贺!向关心陪伴你们成长的家长和老师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昨天,在迎新报到的现场,我与很多新同学进行交流,看到同学们朝气蓬勃、风华正茂,感到由衷的欣喜。你们中接近90%是“00后”,本科生绝大多数是“05后”,其中大部分都是07年出生的。青春的你们,为大工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九月的大工,因你们焕发光彩!

  从今天开始,你们迈入新的成长阶段。大学学习是人生最宝贵的经历,宝贵在你们将学习真知、追求真理,为改变世界、造福人类夯实基础;将锤炼本领、提升素养,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积蓄力量;将涵养情操、塑造价值,为实现人生理想凝心铸魂。相信,你们通过在大工的几年求学,进一步认识自我、提升自我、成就自我,一定能成长为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才。

  从今天开始,你们有了新的身份和烙印。接续大工“由党创办、与国同行”的血脉,成为新一代“大工人”,这将成为你们人生中最鲜明的标识、最骄傲的印记、最光荣的使命。你们选择的大工生而不凡、贡献卓著,作为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向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曾领衔创造新中国科技史上诸多“第一”,贡献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港珠澳大桥等新时代“国之重器”和“大国工程”。你们选择的大工学科顶尖、实力卓然,4个学科领域位列世界前1‰,工程学学科排名全球前1‱;学校拥有13位两院院士、4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2个国家级科研基地。你们选择的大工,正在改革创新、提优提质,全面实施“思政引领、学域培养、书院育人、主微兼修、智创领学”的人才培养改革,西部校区生活区(一期)已经建成并迎来首批入驻学子,综合一号教学楼和书院育人空间全面升级。大工正用情、用心、用力来诠释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的价值追求。

  从今天开始,你们将重新出发,拥抱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加之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刻影响,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成长方位、成长要求也发生了深远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作为人生成长轨迹与中国式现代化征程同频同向、共赴共荣的新一代大学生,更应当涵养高远志向与深厚情怀、提升综合素质与应变能力、砥砺健康身心与坚韧品格,肩担民族使命、投身时代洪流,以奋斗之姿谱写青春新篇章、奉献强国新征程。

  在此,我向新同学们提三点希望。

  一是希望同学们奋发立志,锚定高远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大学生“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站在人生新起点的时刻,大家要深入思考,青春如何不负?青春往哪里用力?青春怎样才能出彩?这些既是高远的志向、更是行动的目标,要用这样的目标牵引你们涵养“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成就“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担当。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在为伟大祖国的日益强大而自豪的同时,更要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伟大胜利,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以青年人的接力奋斗实现民族复兴。在大工,你们要立志与强国同行,以爱国情怀立心,以强国使命立志,为贡献中国式现代化伟业筑牢信念基石。要矢志与时代同频,时刻紧扣时代所需、社会所需,在学习和研究中紧抓变革浪潮中的新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要笃志与卓越同向,以积土而为山、蓄水以成海的决心,不断驱动自我追求进步,为自己设定逐步进阶的学习计划,利用宝贵的求学时光构筑人生新起点。

  同学们,希望你们以“把青春献给祖国”的赤诚,将大学所学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相连,立志为服务国家、造福世界作出大工人的贡献。

  二是希望同学们奋进勤学,塑造卓著能力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大学是人生学习蜕变的黄金时期。当前,我们正面临智能时代的知识几何增长与极速更新、人才素养的多元融合与动态迭代,这就需要同学们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强化素质、提高能力,锤炼“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卓越本领,成长为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

  同学们,你们要在大学期间做到“学知识、求学问”与“塑能力、强素质”并重,始终紧跟时代、勇立潮头,与时俱进塑造卓越本领,为未来成就大作为打下基础。要重视以知识积累夯实能力底座。以兴趣为原点、以问题为导向,善于利用各类数智教育平台检索优质信息,整合碎片化知识,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要注重学科交叉、专业融合,强化宽口径的知识储备、跨学科的专业能力。要时刻保持学习和创新的内驱力。建立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独立探究的范式,不限于课堂所学、师长所授,不盲从于人工智能工具给出的结论,要敢于质疑、大胆假设、严谨求证。要注重知行合一,提升综合素质。要强化学用结合、学创相长,广泛、积极地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国际交流活动,强化组织能力、领导能力、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注重拓展与深化AI认知,培养数字意识、协同计算思维和数智创新技能,提升在新时代的全面胜任力。

  同学们,希望你们在主动探索中点燃求知火种,在开放交叉中拓宽认知疆域,在创新实践中提升核心素养,做到全面发展、分类卓越、多元成才。

  三是希望同学们奋楫正心,锤炼刚健品格

  格物致知,也要正心诚意。习近平总书记叮嘱青年一代要“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强健身心,砥砺品格,实现成长的蜕变,方能让人生之路宽广长远。

  天下之事,总是困于想,而破于行。要深知“一勤天下无难事”,涵养崇尚奋斗、不怕吃苦的精神品质,做负责任的行动派、能吃苦的力行者。要懂得“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学习要耐得住寒暑、科研要坐得住板凳,坚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要涵养“靠大家”的智慧、“为大家”的情怀,强化团队意识、集体意识,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同行,求同存异、实现共赢。要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要尽快适应新环境、新同学、新专业,积极应对新问题、新挑战、新困境,强健体魄、磨炼意志,要坚信每一次爬坡、每一次过坎,都会迎来新的成长蜕变。

  同学们,希望你们养身心、砺品格,做孜孜不倦的攀登者、步履不停的实干家、心怀阳光的逐梦人,以不断的自我超越成就人生新高度!

  同学们,青春的样子,就是奋斗的样子。站在光荣与梦想的新起点上,希望全体新同学锚定高远目标、塑造卓著能力、锤炼刚健品格,以奋斗之青春成就更好的自己,为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筑牢成才根基!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大连理工大学 2025-08-04 09:35
大连理工大学 2025-07-09 11:01
大连理工大学 2025-07-09 10:53
大连理工大学 2025-07-08 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