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为举国关注的话题。2025年5月18日至19日,由新学前研究院、《学前微主编》联合主办,张家界自然之子ET生态幼儿园协办的“创新教育在现场·张家界站”在张家界雨露学校报告厅举行。与会专家和实践者从理论与实践上论证了自然教育是预防、减少儿童身心健康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方式和途径的论点。来自全国各地的150多位与会者以“教育的原点:当自然回归遇见思维创新”为主题,分享了各自的体验与认识。
张家界自然之子ET生态幼儿园创始人明思清在欢迎辞中回顾了幼儿园的办学历程:“我们始终秉持'让教育回归自然'的核心理念,依托张家界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探索出一条融合自然教育与现代教育理念的特色发展之路。”明思清特别强调:“当看到孩子们在自然环境中展现出的蓬勃生命力和创造力,我们更加坚定了走这条特色办学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学前微主编》创始人孙敏以《当自然回归遇上创新思维》为题作开场致辞,强调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当下,回归自然教育本源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创新教育在现场”秉持“实践出真知”的理念,倡导教育工作者走出理论窠臼,深入一线实践场域,在真实教育情境中探索创新路径。
专家分享:多维视角下的教育创新
董瑞祥报告
在主题演讲环节,安徒生教师奖发起人董瑞祥以《从北欧森林教育到张家界自然之子》为题,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中国在借鉴北欧经验时,需要结合本土文化特色和地理环境进行创新。张家界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
储朝晖报告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以《AI时代更需要自然教育平衡人的成长》为题的演讲中强调:“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过量的虚拟生活对成长会产生伤害,需要充分的自然教育培养孩子们的真实体验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他引用调查数据证明自然教育对全国范围内解决被动型人格、孤立性人格问题的急迫性和必要性。
徐晓光报告
著名探险作家徐晓光(苍狼)以《读书与探险》为题,结合自身经历阐述了自然体验对人格塑造的重要性。他动情地说:“每一次探险都是一次生命的课堂,教会我们敬畏自然、挑战自我。”
赵兰会园长报告
下午的议程聚焦中国本土实践。利津县第二实验幼儿园原园长赵兰会分享了《野趣与自主——回归本真的自主游戏》的创新经验。他介绍道:“我们开发的'利津游戏'将传统野趣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跟踪数据显示,参与游戏的儿童在团队协作、问题解决等方面表现突出。”
童见自然营创始人刘洪波在《AI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为什么更需要自然教育》的演讲中提出:“自然教育不是简单的户外活动,而是一种完整的教育理念。它能够培养孩子们在数字化时代最需要的专注力、观察力和适应力。”
深度对话:共绘自然教育发展蓝图
当晚的“星空下的对话”环节,来自北欧的教育专家与国内实践者围绕“森林教育的中国答案”展开热烈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自然教育的发展需要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本土实际,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实地考察:无边界教育的生动实践
19日,与会者深入考察了张家界自然之子ET生态幼儿园的办学实践。园长在《办一所不像幼儿园的幼儿园》的主题分享中,详细介绍了“无边界教育”理念的具体实施。随后,与会者亲身体验了森林自然教育活动,包括儿童视角摄影、地形挑战、自然诗歌创作等环节。
在下午的研讨中,多位专家就自然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进行了深入交流。针对安全责任、师资培养、家长认知等关键问题,与会代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倡议建立行业协作机制,共同推动自然教育健康发展。
活动首日上午,永定区教育局代表李政、张家界市心理学会会长梁定召、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张伟等领导嘉宾出席了开幕式。活动在张家界自然之子ET生态幼儿园师生表演的《自然的孩子》中拉开帷幕。
攀登上山顶的自然之子幼儿园的小朋友们
本次活动通过理论探讨与实践展示相结合的方式,为自然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会代表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推动教育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