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瞿振元:高校科技创新实现历史性跨越 取得成果人才双丰收
2022-07-19 10:54
教育部
作者: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 瞿振元

  高校科技创新这十年是开拓的10年、奋进的10年,是人才成果双丰收的十年。与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相同步,高校科技创新也取得了结构性变化、跨越式发展。

  一是高校科技工作思路更加明确。通过雷司长刚才的介绍,我们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高校科技工作形成了“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新格局,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以高质量人才培养推动高水平科学研究。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强调科研与教学良性互动,共同促进人才培养;强调科研工作要坚持“四个面向”,把服务国家、服务人民作为高校科技工作的价值取向;强调科技评价的正确导向,稳妥推进“破五唯”,形成重实效、重贡献、重发展、重水平的正确导向;强调走中国特色的科技工作发展道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在鼓励高水平基础研究自由探索的同时,积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科研、产业与教育的相结合的模式创新。

  二是高校科技工作基础更加深厚。高校创新综合实力实现了跃升。一是高校科技创新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现在,高校聚集了相当规模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学家梯队,形成了不少有相当实力的创新团队,这是高校创新能力跃升的最重要的根基。二是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化完善。高校牵头建设了多个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通过陆续实施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和“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行动”,自主布局了一批稳定支持、长期深入研究的重大平台;围绕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协同创新、国际合作系统化建设一批科研基地,成为支撑高校创新能力跃升的重要平台。三是高校科技创新服务贡献卓越。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在基础前沿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产出了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对接国家战略、国家需求更加紧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关键动能。

  三是高校科技体制改革成效显著。主动调整高校科技发展思路,在前期加快“转学风、提质量”,实现提质增效的基础上,引导高校科技创新适应“三新一高(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发展要求,加快转段升级、转型发展。一是更加突出“国家使命”,强化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建设重大科研平台,解决国家急需的“卡脖子”问题。二是更加突出“主动服务”,组织引导高校从行业产业实际需求中凝练科学问题,采取灵活深入的合作方式,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三是更加突出“质量提升”,通过科技评价、成果转化等改革的推动,引导科研人员的价值追求,建立适应新阶段新要求的高校创新文化,营造求真务实的创新生态。十年来,高校科技实现了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四是高校科技有力地支撑了创新人才培养。“双一流”建设高校是高校科研的核心力量和主力部队,而体现“双一流”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科学研究水平显著提高。因此,推进科技创新和“双一流”建设互为表里、密不可分。十年来,高校发挥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作用,通过高水平科研实践训练,把科技创新的思维方式、组织模式、科研方法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支撑数百万的硕士、数十万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的高质量创新人才。科研成果反哺教学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也自然而然成为了“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建设目标、路径选择、资源配置上深度融合,所以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也有力地带动和支持了“双一流”的建设。

  过去这十年,教育部和高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都是“蛮拼的”,高校科技创新改革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我热切期待下一个十年,高校科技力量能够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