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赛报道 | 伊春雨:以技能实践赋能教学与个人“双成长”
2025-09-23 15:55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于9月19日在郑州正式开幕。本届国赛以“技能照亮前程”为核心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35个代表团的3420名选手参赛。赛事共设置106个竞赛项目,具体涵盖66个世界技能大赛选拔项目与40个国赛精选项目。

伊春雨

  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的伊春雨老师,参与了本次大赛中“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项目的角逐。谈及该项目,伊春雨老师表示:“本赛项最具挑战性的环节,在于整车复杂电路故障检测与程序部署。由于不同模块的考核内容存在差异,参赛者需熟练掌握三套线路图及对应的内置程序。要攻克这些技术难点,唯一的途径便是牺牲大量休息时间,持续开展实践与探索,这一规律适用于所有竞赛项目。”在备赛期间,需系统完成传感器装调测试、传感器标定测试、整车道路测试、虚拟仿真测试、杆站标定通信测试、自动驾驶应用场景测试等多项训练内容。​

  在伊春雨老师看来,职业技能竞赛对选手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若教师以参赛选手身份参与,在深耕实践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类问题与挑战,而这些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可转化为教学资源,应用于日常教学工作;若学生作为参赛选手,能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融入实际应用场景,进而强化知识与技能的实际应用效果。此外,通过职业技能竞赛,还能增加校企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机会——学校可借此了解企业端的实际工作需求与技能标准,企业也能充分掌握学校的教育教学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需求建议。​

  关于“工匠精神”“技能报国”等理念的理解,伊春雨老师认为,当前网络通讯平台发展迅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兼具积极与消极两面。从积极层面来看,确实提升了工作效率,加速了科技发展进程;但消极影响同样不容忽视,例如短视频平台虽热度较高,却向年轻人推送了大量“快餐文化”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部分年轻人难以沉下心来深入钻研某项技术,转而追求“短平快”的成果。因此,“工匠精神”“技能报国”的理念更需向当代年轻人广泛传播,引导他们认识到“专心做好一件事”的重要性。​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犹如一颗璀璨新星,为汽车行业发展开辟了全新路径,也为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变革与机遇。该技术不仅实现了汽车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更代表了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伊春雨老师最后表示:“参与本次职业技能大赛,反向推动我提升了专业技能与自主学习能力,这对我未来的教学工作与专业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那些仍在犹豫是否选择技能发展道路的年轻人,我认为若能掌握一技之长,不仅能更好地提升个人综合素养,也能帮助自己找到更契合的发展平台。”

  据了解,北京市代表团经过层层选拔,最终确定105名选手参加96个项目的角逐,其中包括世赛选拔项目56个、国赛精选项目40个。选手来自本市各行各业的企事业单位及院校,涵盖制造与工程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创意艺术与时尚、社会及个人服务等多个领域。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5-09-23 15:01
中国教育在线 2025-09-23 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