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柯磊:《马克思市场扩张理论视阈下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分析》
2023-08-02 15:28:0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第一次产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是在“无限扩张的生产和有限扩张的市场”矛盾运动中的历史,市场扩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从马克思市场扩张理论视阈看,虚假市场在时间和空间上将再无扩张的余地,“虚假需求”生产制造的人类必然的精神痛苦构成资本主义自我否定的动力源泉,“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预言将在第三阶段以必然形式出现。

  马克思的市场扩张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16世纪揭开了资本的现代生活史。”有了商品流通就会形成市场。资本家只有顺利地购买到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生产才能进行,资本家才能获得剩余价值以及超额利润。资本家要保证相当数量的商品不断处在市场上,要不断扩大市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恰恰说明资本家拆东墙补西墙的道理。“这不过是资产阶级准备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机的办法,不过是使防止危机的手段越来越少的办法。”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要求资本主义市场的扩大,扩大的市场赶不上扩大的生产,经济危机必然产生。而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就会陷入一个无限的循环,最后资本主义就会自我否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资本主义市场扩张的三阶段

  第一,现实市场扩大化。人们的需求增多,资本主义一直扩大再生产。市场从国内走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好景不长,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爆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盲目的现实市场竞争无以化解大危机的症状,凯恩斯主义生逢其时,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第二个时期。

  第二,未来市场扩大化。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化解了大危机,这种理论只是暂时能起到一定作用,长久来说纸是包不住火的。随着时间的流逝,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全面发生“滞胀”危机。“滞胀”危机减慢资本追逐价值增殖的速度,资产阶级负债累累。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第三个时期。

  第三,虚假市场扩大化。马尔库塞的“虚假需要”为资产阶级利用第一市场和占有第二市场提供了客观条件。资产阶级利用第三市场制造与人类幸福不相关的虚假需求。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可克服,资本主义发展的实质无法隐藏,这两个原因致使资本主义始终逃不过自己否定自己的宿命。

  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第一,虚假需求加剧人类精神痛苦。人们都会有精神追求,资本主义虚拟市场带来的虚假需求的人们认为虚假需求的实现意味着幸福的到来,事实上虚假需求与人类的幸福生活没有必然联系,这只是在现阶段的一种假象。比如,人们一直用心去追求的东西,最后的结果却出乎人的意料,实际上这种虚假需求并无给人们带来想要的幸福感觉;而在这个过程中花费了人力与物力,人们的生活状态就处在虚假需求导致的痛苦之中,导致人们的思想永远不能提高。虚假市场的虚假需求人们的身体很空,使人们没有目标可以追寻,整个人每天都浑浑噩噩,一无是处,达不到人们所要追求的幸福生活,严重的甚至丢掉了宝贵的生命。生活在虚假需求里面的人们迫切想摆脱这种状态,可能会联合起来极力反对,迫切需要一个理论来解放他们,用新的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最后也会导致资本主义的自我否定。

  第二,阐释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之间作用与反作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如今仍然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生产关系不只有一种抉择,更高阶段的生产关系取而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的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仅注重人的技术培养,将人培养成“工具人”和“单向度的人”。不懂得劳动者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其实劳动者是社会主义变革的积极力量,加快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历史唯物主义把生产力发展与劳动者的素质技能等要素考虑进去,更为全面地为社会主义变革积聚力量。

  第三,开辟社会主义新进路。万事万物通过自我否定来发展自己的。社会形态也不例外,通过自我否定进行社会形态自我更替。1848年,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培养了自身的掘墓人——“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社会主义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在资本主义社会,贫困和剥削程度的加深导致工人阶级反抗的增长。社会主义革命的动力是消除剥削和减少贫困,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力军由无产阶级来充当,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不可消除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变革的突破点。马克思在列宁“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这一思想补充下,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此后,通过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有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斗争,先进的无产阶级就可以胜过资产阶级,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就从理论变成现实。这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

  作者:杨柯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6.

  [3]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54.

  实习编辑:范文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