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首家医用机器人研究中心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成立

5月8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用机器人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研究中心依托西安交通大学雄厚工科实力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丰富临床资源,致力于打造集“研发-验证-转化”于一体的国家级创新平台,是落实国家“高端装备自主化”战略的实践行动,也是推动国产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的关键落子。

陕西省政协副主席、陕西省机器人产业链链长李兴旺,西安交通大学校党委常委、医学部书记陈腾,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王殿坤,西安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院院长、研究中心共同主任梅雪松,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研究中心共同主任刘昌,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张蓬勃,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研究中心副主任种铁,陕西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师中荣,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装备工业处处长王小珊,陕西省人社厅专技处处长吉延石,陕西省科技厅社发处二级调研员孙悦,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候任主委、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坤正,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医工交叉研究所所长徐光华及省级有关部门、各机器人制造领域研究学者、临床学科带头人共同见证研究中心启动。
战略聚焦 为医疗装备自主创新注入动能

李兴旺指出,机器人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近年来,我省大力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链基本涵盖整机制造、关键零部件制造和系统应用集成等主要环节,培育出部分产品技术参数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的机器人企业。此次研究中心成立是我省医用机器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要紧抓陕西医用机器人产业的战略机遇,加强各部门协作,不断深化“校企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更多研究成果转化落地,加快医用机器人领域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案、新成果转化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陈腾表示,西安交通大学始终坚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持续深化医工交叉和产教融合。此次研究中心的成立,不仅彰显了西安交大“扎根西部、服务国家”的使命担当,亦是推动“学科交叉、医工协同”战略的生动实践。希望研究中心能不断强化“医工交叉”创新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构建“开放共赢”合作生态,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医学与工科的双重优势,为破解医疗难题提供“交大方案”。

王殿坤指出,2023年工信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将医疗健康作为深化机器人+和应用重点领域,研究中心的成立,将作为我省引领医疗机器人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的关键平台,进一步推动医院用户、高校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充分发挥省机器人产业链牵头单位作用,以产业链提升为抓手,聚焦制约发展重点环节和薄弱短板,促成优势企业和用户单位“抱团”联合发展,加快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全力推动核心竞争力提升。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