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式现代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遵循
2024-01-05 12:34:00

  摘要: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所得出的新命题,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国式现代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明确中国式现代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并将其丰富内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更好地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铸魂育人功能。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遵循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所形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进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青年人的影响塑造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中国式现代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问题,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钻研的重要方向。

  一、中国式现代化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党和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进行了明确界定,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因此,深入考察中国式现代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国式现代化汇聚着党的百年奋斗经验,形成于中华民族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的现代化。它紧随时代潮流并不断发展,其中蕴含着的人民至上、文化自信和生态文明理念等鲜活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对于及时更新和扩充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至关重要。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内在关联,也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高创新能力,转变教育方式,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从而与时俱进、因势而新。

  (二)强化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青年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特点和丰富内涵,并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时代新人的责任担当和本领意识,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提供坚实的思想引领保障。

  (三)助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立德树人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能够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劳动观、择业观,这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相一致,两者的融合有利于大学生担当历史使命,实现人生价值。

  二、中国式现代化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遵循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更加彰显,必须紧扣时代脉搏,与社会进步同频共振,结合高校学生的特点,持续强化思想引领、明确政治导向、重视价值塑造,从而更好地为中国式现代化凝魂聚力。

  (一)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是赓续党和国家事业的关键。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包括着创造性的治国理念,这些都扩充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针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容进行深入发掘,加深学生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深度。一方面,要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容写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材中,并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实践内容。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也要具备较高的学术研究能力和扎实的理论功底,才能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提升教学的实践性和理论性。

  (二)把握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性特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新时代大学生既享受时代发展所带来的契机,又要应对时代洪流中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精准对接中国式现代化对广大青年学生的要求,培育青年勇于担当、敢于斗争、善作善成的实践品格。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渗透自我教育的意识,充分利用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资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自觉主动学习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厚意蕴,并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调整,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坚定建设者和信仰者。

  (三)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科学性优势。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做好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校园网络平台的建设,充分重视中国式现代化的宣传工作,可利用网络搭建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平台。例如学校微博、官网、公众号等媒体平台,设置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专栏,突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学习与宣传,使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同时,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以便及时准确的掌握学生的了解程度和认知情况,从而更好地并对融入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准确分析,精准把握融入特点,提升科学性和精准化水平。

  (作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硕士生导师 李志红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在读研究生 张卫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