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明星”宿舍 |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一女生宿舍全员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2025-11-13 09:01:00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近来,西安职业技术学院6号楼6237女生宿舍成为校园里备受瞩目的“明星”。住在这里的6名大三女生——李美乔、曹冰茹、秦丹阳、李娟、孙艺哲、罗燚,创下了一项令人惊叹的纪录:全员斩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宿舍连续4个学期被评为校级“文明宿舍”。

  在国家励志奖学金评选条件十分严格的背景下,一个宿舍实现“全员国励”已属罕见。而她们更在这份荣誉之外,交出了一份全面发展的亮眼答卷:累计获得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校级“三好学生”等荣誉60余项,用实际行动证明,优秀的集体能激发出个人的无限潜能。

  “学习共同体”:从“一人带动”到“全员奔跑”

  推开建筑与轨道交通学院6237宿舍的大门,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6个女孩围坐在书桌前,对着一张复杂的建筑图纸热烈讨论。

  “我们没什么硬性规定,但一个人开始学习,其他人就会自然加入。”宿舍长罗燚说。这种“一人带动 全员奔跑”的模式,让宿舍成为她们自发形成的“第二自习室”。

  女孩们有自己的一套“兵法”。擅长英语的李美乔,是秦丹阳的“专属教练”,她会用举例、画图等方式形象地讲解语法;在专业课绘图上,秦丹阳则成了李美乔的“反哺老师”。这种灵活的“学科带头人”制度,让知识在宿舍里无缝流动。

  最经典的莫过于学期末的“深夜卧谈会”。“熄灯后,我们会躺在各自床上‘抢答’问题,巩固重点和难点知识。”孙艺哲说,这种独特的复习方式,让学习变得高效而有趣。

  逆袭与守护:是室友,更是战友

  众所周知,传奇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孙艺哲上大一时,因数学薄弱和身体原因,她与那一学年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失之交臂,但其他5名室友全部获奖。

  “那一刻确实很失落,但看到她们都在向前跑,我根本无法停下。”孙艺哲回忆说,她没有气馁,而是主动向室友们看齐,借来笔记、钻研难题。在她同时备战“专升本”的压力期,是室友们无声的陪伴和及时的帮助,给了她坚持的力量。最终,她成功逆袭,与大家并肩站在了领奖台上。

  “我们宿舍最可贵的就是‘双向奔赴’。你为集体付出,集体也给你支撑。正是这种氛围,让我们都成了更好的自己。”李娟说。

  这份同舍之谊,同样抚慰了萦绕的乡愁。从辽宁省铁岭市跨越1000多公里来西安求学的李美乔,初来时饱受思乡之苦。舍友们察觉后,用最朴素的方式温暖了她:秦丹阳故意用夸张的语调讲笑话逗她开心;罗燚则以“熟悉环境”为由,拉着全宿舍的人陪她逛遍西安的大街小巷。“她们让我觉得,这里就是我的第二个家。”李美乔说。

受访者供图

  “文明”的涵义:是自律,更是温情

  在6237宿舍,文明的涵义被具象化为无数生活细节。大一第一次寝室会议定下的卫生轮值表,被严格执行至今,规则早已内化为习惯。“如果谁不小心忘了,其他人会提醒,甚至会一起帮忙打扫。”曹冰茹说。

  选择“明年毕业后直接就业”的曹冰茹,为了帮助5位准备“专升本”且需要搬宿舍的室友,她扛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上下楼梯奔波近一整天,累得满头大汗也毫无怨言。“虽然我们目标不同,但她们的事就是我的事。”曹冰茹说。

  女孩们的座右铭也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秦丹阳信奉“失败100次,重振101次”,正是这般坚持让她攻克了英语难关;罗燚的格言“去做你害怕的事,害怕自然会消失”,源于高考成绩不理想时勇敢选择“专升本”路径,突破了“担心考不上”的恐惧。后来,带着这份勇气,她带领整个宿舍直面每一个挑战。

  如今,宿舍成员多人考取了“1+X”系列职业技能证书、建筑工程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李美乔和李娟两位同学已成为中共预备党员。

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6237宿舍的涌现并非孤立现象。近年来,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将学风建设作为育人重点工作,通过打造“学习促进中心”、开展“学霸讲堂”活动、进行“优良学风班级”“学习之星”评选、推广“宿舍学习共同体”模式,营造“比、学、赶、帮、超”的积极氛围,6237宿舍正是结出的硕果之一。她们的故事,为身边学子树立了一个可感、可学的鲜活榜样,生动诠释了何为“厚植学风,笃行致远”。(文/图 王燕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