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医学院管理学院“陶淘不息”振兴团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近日,济宁医学院管理学院“陶淘不息”振兴团圆满完成在日照市东港区两城街道和城市花园社区为主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以“陶脉传千年韵,匠心润六域春”为主题,通过“了解、学习、宣传、传承、发展”这一模式,为日照黑陶注入活力,在实践中书写非遗传承的青春答卷。
陶韵探源与匠艺传承:博物馆探秘与工坊制陶体验
7月11日,“陶淘不息”振兴团第一站便走进东夷黑陶博物馆。从新石器时代的古朴器皿到现代融入创新元素的工艺品,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陶艺的千年流转。博物馆讲解员带领参观并介绍,黑陶制作工艺复杂精细,从选泥、拉坯、修坯到雕刻、打磨、烧制,每道工序缺一不可,每一步都考验着匠人的耐心与技艺。队员们在参观中,仿佛穿越千年时光,触摸到了黑陶背后流淌的文明血脉。
7月12日,振兴团前往两城黑陶工坊,进一步体验制陶的完整流程。进入工坊,各种各样的黑陶工艺品映入眼帘,从日常生活中的茶壶到展柜里的雕塑,每一件都独具价值与意义。讲解间,黑陶传承人在工坊现场演示拉坯技艺,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薄如纸、亮如漆”的黑陶是如何在岁月打磨与匠人坚守中诞生的。
无论是博物馆中跨越千年的文物对话,还是工坊里指尖流转的技艺实践,都让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黑陶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更清晰地认识到传统文化传承的重量。

国防陶情相融合:国防交流与宣讲和黑陶感悟
7月14日,“陶陶不息”振兴团携手日照市国防动员办公室开展“桥连山海,窑火薪传”结对共建座谈交流会,将社区国防知识宣讲与黑陶文化传承深度结合。在本次座谈会上,日照市国动办机关第二党支部书记深刻强调了国防动员在国家安全中的战略意义,提出国防意识应如黑陶技艺般代代相传。围绕国防教育创新与青年责任担当两大议题,双方深入探讨,现场氛围热烈。
下午,团队先进入人民防空科普体验馆进行了参观。坦克、战机实物展示、空袭疏散演练、急救技能学习等互动项目,让成员直观感受国防安全的重要性。随后在城市花园社区的黑陶文化宣讲实践中,“陶淘不息“振兴团将国防元素融入创作,实现国防知识与黑陶文化的同步传播。
此次活动将国防知识宣讲与黑陶文化传承巧妙融合,既深化青年对国防动员工作的理解,又创新传统文化传承模式。通过黑陶这一文化媒介,让抽象的国防知识变得生动可感。未来,双方将继续合作,让国防意识与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不断传承发展。

陶党携手共前行:城市花园黑陶与党建团建之旅
7月15日上午,“陶淘不息”振兴团与日照市城市花园社区党委在城市花园党群服务中心举行党建带团建结对共建启动仪式。城市花园社区党委书记热情迎接,并且全程参与交流环节。在仪式开始前,大家一同参观了城市花园社区活动中心,近距离感受社区治理取得的丰硕成果。在仪式现场,双方围绕共同打造更具温度的社区这一目标展开了深入探讨,书记着重强调,要以此次共建为重要契机,大力推动 “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服务共融”,让鲜红的党旗与鲜艳的团旗在社区一线高高飘扬。
当日下午,“陶淘不息”振兴团在城市花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精心策划并开展了 “陶泥培稚子,文脉启童心” 主题宣讲活动。在活动中,“陶淘不息”振兴团的志愿者们通过播放纪录短片、组织互动问答等形式,系统且生动地阐释了龙山黑陶五千年的历史脉络与精湛工艺精髓,引导青少年深刻体悟 “抟土成器、百炼成钢” 的工匠精神。随后,志愿者们还规范演示了心肺复苏 “黄金四分钟” 的操作流程,并耐心细致地逐一教授八字绳结等实用绳结技法。孩子们认真模仿着志愿者的动作,并积极向志愿者请教操作中的疑问,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此次党建带团建共建为社区发展注入新鲜动力,而主题宣讲活动更是在传承黑陶文化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创新形式,让青少年深入接触和了解龙山黑陶文化,不仅使他们领悟到了黑陶工艺的精湛和背后的工匠精神,还通过与国防教育等融合,让文化传承与红色基因同频共振。
陶育暖人心:幼儿园宣讲与养老院关怀
7月16日上午,“陶淘不息”振兴团的志愿者们来到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引导小朋友参加升旗仪式。当国歌声响起,五星红旗缓缓攀升,孩子们用稚嫩清亮的声音跟着哼唱。这一仪式如春雨般浸润孩子心灵,培养了他们的集体意识和爱国情感。当天下午,振兴团应园长邀请,为幼儿园孩子带来“墨陶凝巧意,童心怀雅情”主题宣讲活动。志愿者走进两个班级,用卡通图片、童趣语言讲述黑陶由来,讲解结束后,志愿者还为孩子分发印有黑陶纹样的帆布袋、带有队徽特色的挂件等文创产品,孩子们爱不释手,在欢声笑语中开启认识日照黑陶的大门。
7月17日,“陶淘不息”振兴团前往日照山海瑞颐康养中心开展慰问活动。在院长及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与安排下,志愿者为老人献上精彩文艺演出。演出之余,队员与老人促膝交谈,倾听他们讲述黑陶文化的历史脉络与传承故事。慰问活动结束后,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志愿者与院长就社会养老发展趋势、养老产业与管理类专业的结合路径等话题深入探讨,并结合实践见闻,围绕创新黑陶文化传承模式、拓宽传播渠道等提出针对性建议,为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贡献青年智慧。
在活动中,学生们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深化对黑陶文化的理解,在为老人的服务中体会责任担当。“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传文化,用老人们需要的方式送关怀,这就是‘陶育暖人心’的真正意义——让青春力量融入乡村,让文化温情点亮生活。”

陶护安全伴调研:防溺水宣传与黑陶问卷并行
“陶淘不息”振兴团在两城街道开展“防诈防溺水”宣传活动。队员们深入街头巷尾,向居民递上宣传手册。面对老人,他们用方言唠家常,耐心拆解“养老诈骗”套路;遇到家长孩童,则重点科普溺水危害与急救常识,以实际行动守护着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

与此同时,对日照黑陶文化的问卷调研也在同步进行。通过随机发放问卷,振兴团志愿者们发现两城街道居民大多数对日照黑陶文化有一定了解,但大众普及深度不足。居民认为黑陶具有艺术、历史、文化等多种价值,其精湛工艺和独特造型是突出特点。但黑陶传承也面临着缺乏传承人、年轻人兴趣不足、市场推广不够、资金短缺等问题。为促进日照黑陶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可采取加强人才培养建设、拓宽宣传推广路径、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完善政策保障制度、构建合作交流平台等对策。
此次实践活动将防溺水宣传与黑陶文化调研并行,具有重要意义。防溺水宣传守护了居民的生命安全,而黑陶文化调研则为古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探寻路径。两者相互交织,体现了在守护当下安全的同时,不忘传承历史文化的责任与担当,让人们在文化传承与社会服务中读懂了“扎根乡土、守护民生”的深刻内涵。
此次三下乡,不仅是一次文化传承之旅,更让“陶淘不息”振兴团的成员们在躬身实践中深刻体悟到非遗保护的时代责任与青年使命。通过黑陶技艺的沉浸式学习与多元传播,振兴团成员们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社区服务、国防安全等紧密结合,在实践中锤炼了社会责任感,也见证了文化传承需要创新表达与持久行动的双重力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1884095756
2025-07-23 10:08
SRC-1857528492
2025-07-22 18:50
SRC-1973813755
2025-07-22 17:36
SRC-57926096
2025-07-22 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