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青岛工学院:聚焦 “四链” 融合 构建产教协同创新生态培育工业互联网时代高素质人才
2025-08-07 10:46:00
青岛工学院
  青岛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四链”深度融合要求,肩负高校产教融合使命。学院以“双循环、双递进、双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将成果导向(OBE)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追踪产业升级与技术变革,主动对接行业需求,构建“产教融合、科教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近年来,学院坚持党建引领,依托青岛市产教融合示范专业,聚焦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构建全周期培养体系。学院与海尔衣联网等头部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与产业学院,将前沿技术融入课程,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实战教学,形成“学研用”一体化模式,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助力区域企业数字化转型。
  一、聚力校企合作,推动协同创新
  学院积极响应 “千校万企” 行动,与企业共建 20 余个联合实验室,涵盖 SCADA 工业开发、华为鸿蒙等领域,并通过实训交流促进产教融合。联合海尔、海信等企业搭建“能源物联网实训中心”,引入百腾教育、华为等企业级工程平台与评价机制,强化智能软件人才技能培养。同时构建 “一基地、一中心、一学院” 育人体系,与海尔衣联网共建现代产业学院,获批多项省级以上育人项目,精准培育契合行业需求的信息类人才。
  二、聚力校地融合,助推产业升级
  学院立足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与上合示范区等区域签订合作协议,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入产业协会与联盟,联动校企资源,开展实习实训、师资培训及技术攻关,组建校内研发小组,服务数字经济发展。同时,联合企业建设专家工作站、开发产业平台,开展技术攻关,并携手高校团队探索教学创新,全方位培育应用型人才。
  三、聚力成果转化,服务区域发展
  学院构建 “1+2+N” 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完善制度与管理流程,激活成果转化动能。依托青岛市专家工作站、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多个平台,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推动科研成果向地方产业数字化转化。同时,建设智能信息实训基地,加盟省级联盟并承接社会培训项目,强化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效能,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四、聚力产教融合,培养卓越人才
  学院完善 “产教融合 科教融汇” 机制,与上合示范区共建智能信息产业学院,探索 “双卓越” 人才培养路径。2023 年,软件工程专业获批青岛市产教融合示范专业,依托海尔衣联网基地,联合龙头企业开展课程改革,实现校企共建课程常态化。同时,携手海信、蓝巨人等企业实施双向人才培养计划,培育契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信息人才。
  展望未来,信息工程学院将打造“四新”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循环、双递进、双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院坚持科学高效原则,合理利用资源协同育人,为学校发展和“岛城工匠”工程提供支撑,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通讯员:徐伶伶、房正华、郭玉芝、李芳莹)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