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政协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的要求,3月18日下午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举办“思政链+产业链”双链育人主题活动,通过深度融合思政教育与产业实践,充分挖掘学校及产业中的思政元素,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协同育人最大效能,探索新时代职业教育思政育人新模式。区委党校、区教育局、兄弟院校、企业代表及200余名师生代表共同参与,见证了一场“思政铸魂、产业赋能”的育人实践。
活动现场发布了“双链育人”育人模式。思政链以打造“闵思”导师团、“闵思”课程包、“闵思”新人营为核心内容,形成三维内在链条——即:思想引领师资链、课程开发实践链、人才培育塑造链。产业链以打造“产业”导师、“产业”资源包、“产业”模范营为核心内容,形成三维内在链条——即:匠艺指导师资链、产业资源融合链、人才引领模范链。思政链与产业链通过“闵思”行实现双链融汇,形成思政导师+产业导师的“双师”闵思团、课程进产业、资源进课堂的“双链”闵思包、学子匠心新人结对产业匠心模范的“双匠”闵思营,双链融汇处隐喻不断扩展形成和发展的人才链。

“大国工匠”王曙群、“老杨树” 宣讲团成员刘伦峰与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冬发、院长刘路喜共同启动双链育人模式,标志着学院思政教育与产业实践进入深度融合新阶段。

为打通育人闭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现代化工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上海汽轮机厂、上海欧马腾会展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飒智智能科技有限、上海新致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四家企业共同签署 “双链” 育人联盟协议,通过资源共享、课程共建,打通从 “校园” 到 “职场” 的育人通道。

为切实推动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积极响应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部署的2025年度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对共建任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严运楼与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马院副院长李洁分别代表共建双方签署结对共建任务书,进一步深化校级马院合作,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为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活动现场举行了 "双师导师团" 聘任仪式,闵行区教育局德育中心组副组长谈珺嫣、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孟仁振分别为“闵思导师”“产业导师”们颁发 “双链” 育人导师聘书,通过组建涵盖理论专家、企业工匠的双师导师团,为双链育人模式的推进注入了强大的师资力量。

“双师导师团” 专家顾问 ——“老杨树” 宣讲汇导师刘伦峰在发言中系统阐述了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路径,指出要以 "红心 + 匠技" 培育时代工匠,号召闵职学子以 "红心" 校准人生坐标,用 "匠技" 浇筑强国梦想,期待闵职院 "双链育人" 星火早日形成大国工匠燎原之势。随后学生代表严子轩顺应导师期待,发表 “匠心” 感言,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对匠心精神的追求与传承。

全国劳模、大国工匠王曙群老师以《关于工匠精神时代特征的思考》为题,结合自身参与航天工程的经历,阐释了 “工匠精神” 的时代内涵。他指出,新征程上,以大国工匠为代表的产业技术工人,深刻折射着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必将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更加澎湃的不竭动力。鼓励广大闵职学子,学习 王进喜的“铁人”精神,积极迎接时代挑战,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用精湛技艺书写强国篇章。现场互动热烈,学生纷纷表示:“我们要以大国工匠为榜样,在技能学习中锤炼品格,用青春力量书写职业荣光。”
活动期间,与会嘉宾共同参观校园,深入了解学校实训基地、汽车博物馆等育人平台,对学校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的创新实践给予高度评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