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1个中国航海日来临之际,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作为教育部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院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工作,组织青年学子深入航运一线,以“弘扬航海精神,践行时代担当”为主题,通过调研、科普、文化传承等多元形式致敬海员群体,展现新时代航海青年的使命意识。
引航实践队:探秘国门引航,解码毫米级精度的坚守
在中国航海日来临之际,引航实践队先后深入上海洋山港与宁波舟山港两大国际枢纽港口,实地探寻引航员这一特殊职业的使命与担当。
在上海洋山港调度中心,通过实时监控大屏,实践队员们见证了上半年完成上海港51.9%集装箱吞吐量的引航力量。作为全球少数具备LNG船和甲醇燃料船引航技术的港口,洋山港的引航员们以精湛技艺保障着国际航运安全。当队员们亲眼目睹引航员在"马士基弗吉尼亚号"与"海港105"拖轮间进行高难度攀爬作业时,队长杜昱宁感慨道:"这不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用生命守护航道安全的担当。"
在宁波舟山港,实践队走进全国首个"智慧引航实验室"。借助先进的康士伯模拟系统,队员们亲身体验了在复杂海况下操控船舶进出港口的全过程,深刻体会到引航工作对精准度的极致追求。
据悉,该实践队后续还将赴南京、天津、厦门等国内主要港口引航站开展调研。通过实地考察、深度访谈、跟艇作业等方式,系统研究引航员职业发展现状与行业挑战,并制作系列科普视频与纪实短片,以青年视角讲述"水上国门第一人"的动人故事。
海辽实践队:赓续红色基因,激活百年航运地标
同期,海辽实践队在轮船招商总局和学校的共同指导下,以原创红色剧目《海辽轮起义》为载体,推动航运精神薪火相传。“我宣布,海辽轮即刻起义!”实践队走进外运集运、上海明华、上海海事大学附属北蔡高级中学,通过“宣布起义”“智斗敌特”等四幕情景剧,再现1949年海轮冲破封锁驶向光明的壮举,百余名师生与企业员工在沉浸式演绎中接受爱国主义洗礼。
实践队深度挖掘上海航运地标文化,探访百年外滩九号招商局旧址,拍摄招商轮船历史发展系列微团课2期,队员们更与航运企业专家共话“海辽精神”的当代转化——从打破外商运价垄断的历史壮举,到如今“海辽标杆船”绿色技术创新、青年船员护航亚丁湾的现实传承。微团课镜头穿梭于斑驳的历史建筑与泛黄文献之间,将文物叙事转化为青年话语,实践队将以巡演、微课传播与地标建设,让红色航运故事焕发新生。
“未来航海家”实践队:传承航海精神,播撒万里深蓝梦想
“未来航海家”实践队以实际行动赓续航海家精神,与上海海事局船员评估示范中心深度合作,立足航运文化科普,将船舶操纵原理、现代导航技术转化为生动科普内容,架起专业知识与社会认知的桥梁。
实践队还策划组织了“海员奇妙之旅”、“七彩浪花”暑期夏令营及滴水湖一号码头“帆启深蓝”主题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庆祝中国航海日。活动中,古老的航海绳结技艺、凝练的旗语密码、巧夺天工的古船制造技术……这些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航海智慧结晶,被队员们以鲜活灵动的方式传递给公众。
实践队足迹更延伸至奉贤区待问中学。队员们以“航海家郑和史话故事”为主题,为中学生重现六百多年前郑和船队劈波斩浪、扬帆远航的壮阔史诗,生动诠释其蕴含的和平外交理念。这不仅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更是在少年心田播撒下勇毅探索、拥抱蔚蓝的种子,激发他们面向未来的航海梦想。
上海海事大学青年学子以技术调研回应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用文化传承筑牢航运精神根基。在中国航海日这个特殊节点,海大学子正以脚步丈量航运前沿,用专业诠释新时代航海精神——致敬风浪中的引航者,礼赞破浪前行的海辽魂,启航未来航海家新征程,为中国航运事业注入青春力量。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